“世界名畫:《最後的觀眾》。”
“這是裴總世界名畫中的最新一幅,也即將成為最負盛名之作。在眾多同類作品中,此畫被認為是空前之作,尤其以構思巧妙、佈局卓越、細節寫實、內涵豐富而引人入勝。”
“畫面中,fv俱樂部隊員們的狂喜、其他兩傢俱樂部的陪襯、空蕩蕩的觀眾席,對畫面中央的背影呈現出一種完美的烘托作用,並傳達出豐富的心理內容,是不可多得的傳世名作。”
……
“故事介紹:”
“《最後的觀眾》所講述的是辛卯年冬月裴總遠赴魔都、單刀赴會的場景。”
“辛卯年庚子月,國際財閥達亞克與龍宇集團合辦資格賽於魔都,欲借世界賽以壯聲威,力壓騰達。八家電競俱樂部群起響應,匯聚於魔都,一時之間旌旗招展、兵甲雲集,隱有蓋過騰達之勢。”
“更有群魔宵小蠱惑人心,謠言四起。”
“當此關頭,情勢緊迫,騰達諸將惶惶不寧,問計於裴總:敵方勢大,如之奈何?”
“裴總淡然一笑:烏合之眾,不過土雞瓦狗、插標賣首爾,何足道哉?不出三日,敵當不戰自潰。”
“眾將聞言,將信將疑。”
“庚子月己亥日,宜出行。”
“裴總孤身遠赴魔都,單刀赴會。騰達諸將俱驚,豈有三軍統帥以身犯險之理?然則,裴總早已暗中派出暗探臥底潛伏於資格賽中,此五人俱是軍中精銳,五人合力有萬夫莫當之勇。賊兵勢大,殊不知魔都局勢,已然盡在裴總掌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翌日,五勇士與諸俱樂部車輪鏖戰,自晨至昏,戰況激烈,伏屍百萬,流血漂櫓。裴總前線督戰,萬軍從中神色如常,鎮定自若,五勇士愈戰愈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經此一役,資格賽上五勇士威名遠播,群魔宵小望風而逃,烏合之眾不戰自潰。裴總單刀赴會、深入敵巢,自此魔都俱樂部肝膽俱裂,聞裴總名,小兒不敢夜啼。”
“後人有詩讚曰:”
“裴總智計世間稀,單刀赴會敢平欺;扁舟一葉行千里,雄兵百萬解征衣。”
……
“畫作賞析:”
“這幅畫作採用了對稱設計,在構圖上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上部中央、上部兩側、下部。”
“上部中央由fv俱樂部的五名隊員組成,他們剛剛鏖戰十局拿下資格賽冠軍,獲得ioi世界賽一號種子名額,意氣風發,佔據了畫面的主體位置;”
“上部兩側是另外兩家獲得世界賽名額的隊伍,拿到二三號種子的他們表情平淡一些,對中央的fv俱樂部隊員起到襯托作用;”
“下部是空無一人的觀眾席,和最前排正中央裴總的背影。”
“空蕩蕩的觀眾席襯托出一種荒涼、冷清的氣氛,這有兩個方面的寓意:一方面是龍宇集團比賽安排不合理,觀眾對比賽流程不滿意,比賽還沒有正式結束,眾人已經紛紛退場;另一方面是賽前聲勢浩大、賽後一地雞毛,烏合之眾被裴總孤身一人打得潰不成軍,折戟沉沙。”
“正中央的裴總雖然只有一個背影,但從他放鬆、自信的坐姿,可以大致感受到他此刻的心態。”
“一方面,他與臺上fv俱樂部的五人互相遙望,說明裴總身先士卒、愛兵如子;另一方面,場館已經空無一人,裴總卻依舊留到最後,說明裴總尊重比賽、尊重舞臺、尊重對手;此外,裴總鎮定自若,足以說明一切都盡在掌握。”
“畫面中的十五個人,由於性格和身份的不同,表情也有細微的差異,給人一種稍顯散亂的感覺。但裴總的背影卻將這十五個人的表情給聯絡起來,互相呼應、彼此聯絡,讓這幅名作中人物的情感不再孤立。”
“臺上、臺下,正臉、背影,一明、一暗,一動、一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寓意深刻、佈局精巧,無愧為傳世佳作!”
……
裴謙看完了這個帖子裡被頂到最高的這幾個熱評,整個人都陷入了呆滯狀態。
這什麼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