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週四。
裴謙一大早就來到摸魚網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整理各個部門的思維導圖。
距離結算就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個週期到底能不能虧成功,就看這最後一忽悠了!
裴謙仔細考量了一下目前的產業,總體而言虧損的希望還是有的。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裴謙的各個產業都沒有賺錢,而主要是因為裴謙已經越來越會花錢了。
隨著各種產業的攤子越鋪越大,裴謙能夠用來突擊花錢的方向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這些部門盈利之後,系統似乎會放寬在這些產業上花錢的限制,宣傳、開分店擴張、給顧客優惠等等,都會變得更加自由。
目前來看,這個週期裴謙的兩筆最大的收入來源,分別是《美好明天》的電影票房和ioi那邊的七千萬刀,前者拿來買樓做成了樹懶公寓,後者直接燒錢推廣gog的世界服,目前都已經花得差不多了,這裡面的最後一筆錢是用來籌辦gog世界邀請賽的,應該也能在結算前給突擊花出去。
其他的,例如網咖、外賣等產業突然爆火所賺的錢,跟之前的兩塊收入相比還是要少很多的,畢竟這種實體產業是細水長流的產業,即使扭虧為盈,在短短一兩個月之內也不可能積累太多的資金。
裴謙本著“誰賺錢誰花掉的原則”,讓這些實體產業繼續開分店擴張,肯定能夠把它們賺來的錢全都花乾淨。
當然,結算前的最後一週就不能再開分店了,但那時候剩下的錢應該也就不多了。
這個週期otto科技那邊可以不結算,多出來的錢可以砸到那邊的軟體實驗室和影像實驗室去,只要下個週期出成果就可以了。
對於裴謙而言,目前的關鍵是要保持住,儘可能不要再多賺,每多賺一筆錢,結算時想要虧損的難度就會更大一些。
用思維導圖把目前各個產業的情況捋順一遍之後,裴謙覺得,似乎還行。
雖然這個週期一波三折,摸魚外賣也賺了,驚悸旅舍也小火了,dge俱樂部也賺了,達亞克公司還莫名地搞了自己一手……但總歸是自己足夠堅強,還能挺得住。
“接下來《奮鬥》馬上就要發售了,只要這款遊戲不賺大錢,嗯,哪怕只是小賺一點點,這個週期都是妥的。”
“從各方面來講,大賺的機率都非常低。”
“《奮鬥》的投入太高了,而且又很噁心人,這種遊戲比較適合雲通關,購買的人不會太多,窮人版和富人版分開定價還能再減少一些收入。”
“最重要的是,單機遊戲的銷量是一個很長的週期,我需要擔心的僅僅是首月銷量,至於以後的銷量,那是以後的事情……”
“退一萬步說,就算它小賺一點,我還可以把錢扔到otto科技那邊。”
“而且,我還有這個週期的特殊任務可以用來削減最終結算的系統資金額度,就是不知道系統會不會認可我的學習成果……”
這個週期的結算有一條特殊規則,就是裴謙可以花錢投資自己,最高160萬,如果系統判定成功的話,就可以最多削減這個數值的8倍,也就是1280萬的系統資金,不計入最終的結算。
假如結算時裴謙的系統資金是2200萬,那麼按照原本的轉化比例計算,他只能獲得200萬x0.001的錢,也就是2000塊。
但加入這個特殊規則之後,裴謙就能獲得2200萬1280萬2000萬)x0.1)=108萬!
這就是天壤之別。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況且裴謙不確定自己學的這些東西到底能不能獲得系統的認可。
雖說何安和邱鴻兩個人都是業內大佬,講的也都是乾貨,這個學費的價值也得到了系統的認可,但系統到底會不會認為裴謙學到了足夠有用的知識呢?這個似乎不好說。
裴謙也不確定自己在結算時到底能不能成功地把系統資金壓到2000萬左右。
如果都可以的話,那這次結算將會是他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的一次!
雖然也是最心累的一次,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理順完目前的思路,裴謙踏實了不少。
就在這時,手機響了。
“叮。”
裴謙拿起來一看,竟然是一條來自於飛黃工作室管賠生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