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漢東省全面開展垃圾分類與規範化處置,成果喜人。”
“垃圾分類是一項關乎民生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問題,完善垃圾分類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為打造文明城市,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京州市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取得了突破進展。”
“……”
“但也應注意,目前垃圾分類實施過程中,餐飲企業問題發生率最高,許多餐館存在不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違規處置餐廚垃圾、未按要求投放垃圾廢棄物等行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京州的外賣垃圾每天可達14.2噸,每天有將近240萬人會點外賣,一次性筷子、塑膠餐盒、塑膠袋等垃圾和廚餘垃圾混同,為垃圾分類工作制造了巨大的困難。”
“但是,京州卻有一家外賣餐飲企業從去年開始就積極踐行健康、環保、精緻的飲食理念,率先完成了‘零汙染’目標,餐具迴圈利用、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應當成為所有餐飲企業學習的榜樣!”
畫面一轉,切換到了摸魚外賣1號店的採訪畫面。
熱心顧客對著鏡頭正襟危坐,表示自己將身體力行地支援垃圾分類、支援摸魚外賣。
摸魚外賣負責人芮雨晨面對鏡頭侃侃而談,介紹摸魚外賣和食·和的前世今生,以及一路堅持下來的心路歷程。
裴謙甚至在鏡頭上看到了自己,一個背影在攝像機拍攝全景的時候閃過。
而後,記者又拍攝了乾淨整潔的後廚,以及正在工作中的微生物垃圾處理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簡要介紹了騰達生活app中其他與摸魚外賣同樣理念的產業,突出了“騰達生活”的核心思想。
最後,芮雨晨贈送了一個精緻的食盒,新聞中盛讚了“食·和”品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起來的大膽創新,也對摸魚外賣到目前為止在環保方面做出的努力,進行了高度讚揚。
“摸魚外賣的店長芮雨晨表示,‘食·和’的含義是民以食為天、君子和而不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希望所有的餐飲、外賣品牌,都能夠學習摸魚外賣的精神;也希望都能夠多多支援摸魚外賣這個京州本地的餐飲品牌,為美麗京州、環保京州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聞到此為止。
裴謙癱坐在沙發上,感到非常惆悵。
完了!
這段新聞,可一點都不短啊!
原本以為這麼小的一個新聞,播兩分鐘也就差不多了,萬萬沒想到,竟然播了五分多鐘,芮雨晨和那個食盒猛刷存在感也就算了,新聞的最後竟然還直接鼓勵大家多多支援摸魚外賣!
這就很可怕了!
要知道,京州有多少愛看新聞的老頭老太太、大爺大媽,可能他們本來對外賣非常厭惡,但是如果在新聞上看到有一家外賣品牌受到了表揚,這種印象可能就會發生改變了!
當然,他們肯定不會頻繁點外賣,但是他們可能會跟自己的孩子說:外賣都不健康,能不吃就不吃,非要吃,那就吃摸魚外賣!
除此之外,還有騰達生活app以及食·和這個高階品牌,能在新聞上露臉,絕對會引發廣泛傳播。
而這些產業整合起來,不同產業之間的顧客互相流動,又會導致非常複雜的連鎖反應……
裴謙只是稍微腦補了一下,都覺得似乎沒救了。
在手機上下載好騰達生活的app,開啟上面的討論區。
這個討論區本來是屬於託管健身的,但是現在被改造成了一個小論壇,可以發帖、回覆,共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原本的健身內容變成了一個小的版塊。
一條條新帖,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