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傳來敲門聲,裴謙抬頭一看,果然是芮雨晨。
就知道芮雨晨週一肯定要來找自己彙報。
芮雨晨把手上的檔案資料遞了過來。
“裴總,我來彙報一下摸魚外賣目前的情況。”
“目前食·和這個品牌已經在幾家旗艦店上線了,口碑不錯,但盈利的缺口比較大,似乎……不太好推廣開。”
“至於分店的情況,目前摸魚外賣的門店已經開到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一二三線城市,算是對各種量級的城市都做了一個摸底。”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摸魚外賣的受歡迎程度基本上跟城市規模呈正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超一線城市最受歡迎,一線城市次之,三線城市最差。”
“而且,同一區域的摸魚外賣似乎會出現爭奪資源的情況。”
裴謙看著資料,頻頻點頭。
捷報頻傳哪!
食·和的撲街已經是註定的了,口碑確實不錯,但肯定是賺不來錢。
而更讓裴謙高興的,是摸魚外賣門店的情況。
之前裴謙讓芮雨晨敞開了花錢,而芮雨晨也不負眾望地把摸魚外賣的分店開到了全國的幾個重點城市。
這次的結果,可以看成是一次摸底。
裴謙覺得資料上的情況基本符合自己的預期,摸魚外賣這種精緻、健康、價值較高的餐品,肯定越是大城市越受歡迎。
因為大城市有大量的白領和年輕人,他們不愛做飯,對健康飲食有需求,同時又對價格不那麼敏感,肯定會對摸魚外賣非常歡迎。
而三線城市年輕人本來就比較少,整體的收入水平也比較低,摸魚外賣就不容易吃得開。
與此同時,一家城市的摸魚外賣越多,反而會進一步互相擠佔資源。
因為點摸魚外賣的顧客就這麼多,兩家店互相搶生意,肯定誰也別想多賺。
芮雨晨說道:“按照這份報告上面的內容,我覺得我們應該以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為主要目標,同時儘可能地將店面分散開來,多點開花!”
裴謙陷入沉思。
以超一線城市為主要目標?
多點開花?
那顯然是不行的,絕對能賺。
裴謙想了想,說道:“把新的分店,全都開在漢東省的二三線城市,尤其是京州,給我鋪滿!”
芮雨晨:“啊?”
人有點暈。
合著我在全國開分店、蒐集資料,整理成資料,剛才那麼認真地彙報,裴總都沒聽啊?
還是說裴總有什麼特殊的佈局?
不能夠啊,裴總再怎麼佈局,也不能跟市場調研對著幹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裴謙又說到:“對了,還有食·和,既然口碑不錯,那就抓緊時間推廣,所有摸魚外賣門店都給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