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個跟裴總交朋友的人,都像是那句古話:與君子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吳濱聽得頻頻點頭。
這方面的內容,確實跟他印象中的裴總非常吻合,可信度極高,應該可以作為騰達精神註解的重要部分!
而這還只是個開胃小菜而已。
喬梁話鋒一轉,開始講述更為關鍵的部分。
“除此之外,還對裴總所有的身份,有一個終極概括。”
“裴總……是一個特立獨行的表達者!”
吳濱記錄的手速明顯加快:“所有身份的終極概括?”
“這似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點,能否詳細說說?”
喬梁微微一笑:“其實,這一點很明顯,只是一直以來被忽略了,因為這個身份,很容易被‘企業家’的身份所掩蓋!”
“我們都知道,裴總有很多的身份。他製作了很多款遊戲,拍過電影,做了鬼屋,還有網咖、外賣、手機等等種類繁多的專案和品牌。”
“這些所有的身份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就是表達者!”
“裴總跟其他的企業家最不同的一點在於,其他的企業家,都只是在為了賺錢而奔波。他們做出一項決定,看的是市場反饋。”
“市場反饋好,那就繼續做下去,市場反饋不好,那就直接喊停。”
“做一個專案或者產品的出發點,往往也是先考慮,目前市場最接受什麼就去做什麼,哪怕目前的市場需求是錯誤的、不健康的,他們也會去做。”
“他們會說,這個市場就是這樣的去,其他企業也都一樣,我能怎麼辦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裴總不同,他在建立這些品牌的時候,並不問市場反饋,而是問自己的內心!”
“他的每一項產業,都在努力地表達著一些東西!”
吳濱記錄的手速變得更快了,這個說法讓他感到眼前一亮,深受啟發。
在企業家的身份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身份,是“表達者”?
“那麼,裴總到底是在表達什麼呢?”吳濱好奇的問道。
喬梁喝了口咖啡,沉思片刻:“似乎每一個專案,都在表達不同的思想。”
“遊戲和電影就不說了,這種文化產品,網路上對它們的分析已經足夠多了。”
“更關鍵的是,裴總其他的實體專案!”
“之前我也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但是今天來到驚悸旅舍,尤其是在‘終極恐怖’中體驗了一下之後,我突然在一瞬間想通了很多事情。”
“裴總的摸魚外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明明在一直在虧錢,為什麼還在不停地開分店?”
吳濱想了想:“為了擴大市場份額?”
喬梁點點頭,又搖了搖頭:“也許會有這方面的原因,但這絕對不是主要的原因。”
“如果單純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去做一些廉價的食品,再貼錢補貼,不是能更好、更快地擴大市場份額嗎?”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裴總的所有產業,幾乎都是特立獨行的,似乎從來不會把‘按照常規方式賺錢’作為第一目標。”
“所以我說,裴總在透過這些產業,努力地表達著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