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馬洋把修改好的需求表發給裴謙。
裴謙看了看,這份需求表做得簡直太棒了。
簡直就是跟沒寫一樣!
雖然裴謙沒從事過遊戲行業,但這份需求表是資源站上的模板,上面也簡單提到寫需求表的一些基本規則。
簡單一句話,就是越細節越好。
設計師提出一個形象,往往是虛幻的、模糊的,而畫師要畫出的形象,往往是具象的、細節的。
這個過程中,是很容易出偏差的。
就比如設計師想要一個“特別帥的男性角色”,這就是一個相當模糊、根本無法量化的標準。
怎麼才算是“特別帥”呢?
畫師畫出一個自己覺得特別帥的角色,設計師就會滿意嗎?真不一定。
畢竟審美是特別主觀的事情。
所以,設計師在提需求的時候就要儘可能地細化,最好是精確到這個角色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用什麼武器、有什麼明顯特徵等等。
如果有類似的參考圖,就更好了。
遊戲圈有個笑話:
設計去跟程式說:“我要一個什麼什麼樣的功能!這個功能的設計理念是什麼,它要達成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程式非常不耐煩地說道:“你就說抄哪個遊戲的哪個功能吧,拿來給我看一下。”
設計去跟美術說:“我要一個什麼什麼樣的角色!這個角色要有什麼樣的外觀、什麼樣的性格,要突出某某感覺!”
美術非常不耐煩地說:“你就說抄哪個角色吧,把圖拿來給我看看。”
倒不全是因為想偷懶,主要還是因為從文字到畫面,資訊丟失太多。
而在做類似的需求表的時候,自然是描述地越細節越好、參考圖越豐富越好,這樣才能保證畫師畫出來的東西和設計師原本腦海中的形象不跑偏太多。
再看馬洋給的這份需求表。
完全就是在自嗨!
以關羽為例。
“他是一條龍,人形龍。”
“作為龍族武聖的他,被認為是武力的巔峰。”
“一生行走於刀尖之上,對戰鬥與殺戮的理解,與普通人完全不同。”
沒了。
又比如馬超。
“形貌半人半馬,所以被稱為‘異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