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包括曹操率領的曹家軍,一共就是十八路。
歷史上這十八路諸侯因為各自的野心不同,他們的結局也是大相徑庭,其中袁術袁公路,袁紹的族弟,成為漢末群雄之一。
討伐董卓時,袁術負責押送糧草。因妒才而不發給孫堅糧草,使得孫堅被華雄擊敗。孫堅死後,袁術就收養了孫堅的長子孫策,目的是為了得到玉璽。
後來孫策用玉璽換來了兵馬,一舉平定江東。袁術得到玉璽後宣佈稱帝,曹操、劉備、呂布、孫策四路人馬殺向壽春城,大敗袁術。
袁術逃往汝南,繼續作皇帝。後來,在汝南實在是呆不下去了,袁術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紹。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劉備擊潰。逃到半路,袁術找人要蜜水,卻找不到,只能找到血水,袁術大叫身亡。
把袁術放在第一位來介紹,不是因為他死的早,而是因為他野心暴露的太早了。不僅心性狹隘,討伐董卓之初就因妒才而不發給孫堅糧草,使得孫堅被華雄擊敗;而且,袁術得到玉璽後,只憑借淮南彈丸之地,就敢宣佈稱帝,可謂囂張至極,也大逆不道至極。
李陵對他了若指掌,既然知道他是這樣一個鳥人,管他什麼四世三公之後,第一個就要那他開刀,等到時候收服十八路諸侯的時候,他旦有忤逆之舉,必叫他人頭落地。
第二個我們來說說韓馥,原本是冀州刺史,後來袁紹到了勃海,韓馥怕他奪自己的地盤,就派兵去監視、控制他,弄得袁紹無法動彈。
後來參加十八路諸侯討董,過程中只講了一句話:“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結果潘鳳被斬。同盟破裂後,韓馥回到冀州。
喜歡水滸有天庭請大家收藏:()水滸有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