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這便是在下與鳴柳一起熬製的紅糖!”李陵向唐夫人說道。
鳴柳是對他心有所屬的小丫頭的名號,取自“兩隻黃鸝鳴翠柳”的意境,當然,這時候沒這句詩,有這麼意思而已,或者說是李陵自己“牽強附會”,誇小丫頭的名字有內涵。
“哦,快拿來我瞧瞧!”唐夫人左看右看,猶如打量稀世珍寶,好一陣之後,才開啟包裝,取了一點碎渣嚐了嚐。
“嗯,很甜啊,想來鶯兒會很喜歡吃!”唐夫人高興的自言自語道。
在李陵聽來,鶯兒之名,或許就是唐姬的小名吧。聽起來就好聽,她的聲音猶如其名,實在動聽如鶯啼。
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婉轉動聽聲音的代表詞“燕語鶯聲”便是這樣來的!
【解釋】: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後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婉轉動聽的聲音。
【出自】:元·關漢卿《金線池》楔子:“嫋娜復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又如現代人形容女子的情話,動聽得像鶯啼般婉轉動人!
不過女子的閨名又稱乳名、效命,這不是一般人能夠知道或者喊的!古代女子不能拋頭露面,故而名字也是不能隨意讓人知道的。待字閨中,閨名是隻有家人才能喚的。
嫁人後夫君可喚其小字,但外人就只能喊某某氏。如張家姑娘嫁入李家便是“李張氏”。
這是封建禮教的一種,儒家的規矩,不然就被認為是不守婦道,因為在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男子與男子之間都不直呼姓名,而用字和號互稱表示尊重!
那麼男子一旦要問及女子姓名通常是有娶其為妻的意思,如若不然則為調戲良家婦女之罪,到了明清時期這種問女子閨名就算調戲婦女杖責二十。
另外在古代女子一般是沒有大名的,都稱乳名,通常是嫁入男方後為了進家譜才取名。
“咳,夫人,這是用來沖水喝的,叫紅糖水!”李陵心中直抽抽,趕緊小聲提示了一下,他千辛萬苦弄得東西,可不是糊弄小孩子玩的碎嘴零食啊。
他說的也是事實,將紅糖煮成紅糖水喝比直接吃更容易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且更加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暖胃的功效,紅糖水是早期最常見又實用的紅糖養生飲品。
擔心唐夫人太尷尬,他覺得唐夫人或許太高興,忘記了紅糖水的妙容,於是轉移話題又再次解釋道:
“紅糖水就是紅糖用熱水衝開的水。喝適量的紅糖水對身體大有好處,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
“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溫補。
紅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釋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補充體力。於是李陵開始口若懸河,向唐夫人如數家珍說道……
喜歡水滸有天庭請大家收藏:()水滸有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