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聚!”元始天尊對著四方諸天慶雲一招手,就想將它們再聚集到一起來。
可是他想的太簡單了,這諸天慶雲猶如祥雲,本身是分合自如的,然而被戰神一巴掌拍下去,實在是損耗甚大,甚至傷了本源,一時根本難以在聚合應敵。
這時候戰神卻再次發動攻勢,身著玄衣大氅,邁步在破碎諸天慶雲之上,猶如踩著白色的花朵一般,一往無前:
“給我鎮壓,元始天尊又如何?”
這戰神似乎繼承了李陵的意志,或者說是化身武松在表達著本尊的想法。
說時遲那時快,戰神右手一翻,動作雖小,威能卻是大大的,就跟如來佛祖鎮壓孫悟空的一掌一樣,只見虛空之中,一隻比先前還要巨大厚重的手掌從天而落,內含日月星辰,衍化天地陰陽,萬物生滅其中。
“孽畜,找死!我乃聖人,口出狂言鎮壓聖人,真是不知所謂!”元始天尊怒喝道。
然後便見從他頭頂鑽出一朵八品青蓮,蓮葉、蓮花、蓮藕凝聚成“日、月、星”三光,衍化黑白輪迴,與盤古幡發出的滔天時空之力組成一個粗線條的小世界,攜帶著無上的威勢,朝著那如來手掌撞了過去。
“是嗎?”戰神淡然一笑。
顯然他自信,藉助混沌之心本源規則,發出的最強一掌,絕不是被剝奪了天道感應的“假聖人”所能抵擋的!哪怕他的法寶是混沌至寶!哪怕他的法寶還是兩樣一起反擊!
要知道混沌之心的本源規則,是衍化天地與天道的根本。
“轟!轟!轟!”
無法想像的恐怖威能,自八品青蓮與盤古幡輪番撞擊如來神掌之後,一波接一波衝擊著四方,猶如大海衝擊沙灘一樣,大石也要變成泥沙。
等能量的潮汐散去,只見戰神偉岸的身影,挺拔聳立在虛空之中,而元始天尊則不見了!不,不是他們不見了,仔細去看,便發現戰神的手掌中,多了一團金光,裡面有個青色小人,一會兒化作一股先天清氣,一會兒又恢復成元始天尊的模樣。
這是被鎮壓了!聖人難以殺死,哪怕是被剝奪了天道感應的聖人,他們本身就是大道的一部分,實在難以磨滅的很,暫時只能鎮壓!
“好,太好了,元始天尊被鎮壓了!”李陵高興道,這可是壓在他心頭已久的巨石啊。
其他人也是興奮不已,包括聞仲、趙公明、三霄娘娘等人,他們一個個對元始天尊可謂敬畏不已,聖人的威名實在太大了,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還好現在有更厲害的戰神,能夠反過來鎮壓元始天尊,讓大大鬆了一口氣。
“對了,混沌之心,這元始天尊被鎮壓了,不會讓他什麼時候逃出來吧?”李陵又在心中擔憂問道。
“元始天尊的本體是一朵青蓮,天地初開的一道清氣所化,混沌之心完全可以把他永久鎮壓在衍化的天宮之中。”混沌之靈解釋道。
“那就好,那就好!”李陵一拍胸脯,怕怕的說道,然後想起孔宣還被對方給鎮壓著呢,就又讓混沌之心放出來。
順便收取了元始天尊的三寶玉如意,以及混沌珠、盤古幡、諸天慶雲,這可是比混元金斗還要高階的好寶貝啊!
到了此時,無論是封神榜的主持者姜子牙,還是封神榜的幕後推手元始天尊,都已經被拿下了,西岐徹底要完了,事實上也是如此,此番封神大戰的訊息傳回西岐後,他們便不戰而降。
隨後李陵將西岐人打亂遷徙到大商各地,好行分散融合之實。至於西岐的王族姬氏,全部被李陵貶為庶民,沒有把他們殺了甚至夷其九族就很仁慈了。
征服東夷,又滅了西岐,大商可謂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李陵感念歷史上西周的分封造就了華夏民族的大踏步開拓進取,也仿周分封天下。
周人的分封制度或許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但不可否認分封宗室和功臣去進行拓土殖民,擴充套件華夏版圖,是這個時代一個偉大的創舉,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功!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拓土殖民行為,也是華夏得以形成並壯大,最後成為世界第一大民族漢族的最主要原因。
周和商的分封制度導致他們的改朝換代和後世是截然不同的。改朝換代只是周人入主中原的第一步,要形成一個新的分封制帝國,還需要對其他諸侯和四夷用兵。
商朝之前的征服,一般來說,大致就是摧毀其城邑,俘虜其人民,將這個國家完全抹去。而到周朝征服商朝的時候,情況不同了。
商人很多,周武王根本無法做到將商人完全抹去。所以就將商朝舊地分割,分封宗室管、蔡和紂王兒子武庚共同治理商朝舊地,並在王畿周圍紛紛一些宗室作為諸侯犄角鞏固王畿外。
然後在周武王時代再沒有進行分封,只是對仍然存在的一些“血統高貴”的獨立國家進行冊封,譬如封神農後裔焦國,黃帝后裔祝國,帝堯後裔薊國,帝舜後裔陳國,大禹後裔杞國。美其名曰是追思聖王,實際上是依靠強大武力威懾來變相地要求這些國家做周朝的封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武王的做法仍然和商朝的做法類似,都需要依託強大的武力來迫使這些“外國”屈服。如果沒有周公後來的做法,周朝大抵和商朝一樣只能是個四處征伐的“大國”,恐怕也不會形成春秋戰國華夏全面掌控中原的局面,也許後面縱使有秦始皇統一中國,那中國也是個類似羅馬帝國的征服式帝國,一旦土崩瓦解,那中原很可能會變成多民族混戰的局面,也就不會有漢族這樣特殊的大民族出現了。
周武王死後,掌握朝政的周公及周成王平定商朝舊地的“三監之亂”後並沒有立刻撤軍回去。而是繼續東征,在商朝舊地的外圍,分封三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