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弟悽慘的下場全因文殊用遁龍柱不顧廉恥偷襲王魔而起,當然,文殊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他本就是個恃強凌弱的人,壞事做多了總會遭報應:
他逼不得已,禁了口舌歡愉、神仙逍遙,跑去西方“坐牢”去了——轉投師門!拜入釋迦牟尼之下。
轉換門庭,在何時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其實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通天教主。
無奈之下,棄道入釋轉換門庭,投了西方佛教,實則是為避禍而已。
罪魁禍首就出在萬仙陣上。當時通天教主門徒首仙、靈牙仙、金光仙分別鎮守太極陣、兩儀陣和四象陣。本來文殊、普賢、慈航破陣就是了,可老子出一損招,把截教三弟子打回原形送與三大士當坐騎。
結果三大士騎著青獅、白象和金毛吼立於陣前,每個妖獸脖子下還掛著牌子,簡直羞辱人到了極致。
當時就把個通天教主羞紅滿面,怒火攻心。事情到此,已無可挽回。三大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隨後大戰中,三人合力大戰金靈聖母。
最終,在燃燈道人的幫助下,成功的把這個通天教主的愛徒送上了封神榜。至此,他們與通天教主的仇恨值是上升到了頂點。
本來,若只如此,也不算什麼。畢竟,從誅仙陣到萬仙陣,闡教和截教已經徹底撕破面皮了,得罪就得罪也無所謂了。可千算萬算也想不到,關鍵時刻鴻鈞老祖出現了。
鴻鈞用了三顆同心丹,讓太上、元始和通天重歸於好。這下可把仨徒孫坑苦了。要知道通天教主當時見左右四個切己門徒俱喪,切齒深恨,連重換世界的念頭都有了。
雖迫於仙丹不能報仇,但對於他們這些師侄豈能客氣?萬般無奈之下,為躲避禍端,三人只能轉投釋門,成了佛教中的三大菩薩。
言歸正傳,李陵看到文殊取出一物,趕緊讓聞仲、黃飛虎上前助陣。
“王魔啊,這會本尊可總算費盡千辛萬苦救你這一命啊,你可不要讓我失望,給我挺住!”李陵心中默默想道。
二人得令,聞仲乘墨麒麟,黃飛虎身騎五色神牛疾奔上前。
黃飛虎前文已經介紹過,他封神時是五嶽神之首。而聞仲,後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率領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任爾施行。
聞仲曾入名山證修大道,碧遊宮金靈聖母門下,就是上面被文殊、普賢、慈航三人合力殺死的金靈聖母。可以說聞仲與文殊有仇啊,血海深仇!
“呔,文殊光法天尊,你還要不要顏面,竟然出手偷襲?”聞仲見文殊不要臉皮,趁著王魔與金吒的戰到緊要處,出手偷襲,立刻大吼一聲。
他身乘墨麒麟,早早祭出蛟龍鞭,此鞭為雙鞭,按陰陽,分二氣。當它飛舞而去,此雙鞭化作兩條蛟龍,抵住遁龍柱。
其實聞仲根本不會是文殊的對手,然而大戰還未升級到如此地步,聞仲與金吒算是同一代弟子。而這遁龍柱,講究一個遁字,就是偷襲利器,出手隱匿,困敵於先。
當李陵、聞仲等人早早發現他取出此物,有了防備之心,威力自然大大減弱,所以能夠被聞仲所制住。
文殊即使臉皮再厚,也微微一紅,只是他非善類,轉羞為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