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俯臥撐想比,仰臥起坐就好做多了!
不過大宋計程車兵做起來,總是莫名其妙的讓李陵感到歡樂多!
“仰臥起坐是身體對摺,他們倒好,成了滾地抱團的熊貓了!”李陵偷著樂道。
仰臥起坐的標準方式:身體仰臥於地墊上,屈膝成90度左右,腳部平放在地上,平地上切勿把腳部固定。然後根據本身腹肌的力量而決定雙手安放的位置,因為雙手越是靠近頭部,進行仰臥起坐時便會越感吃力。
初學者可以把手靠於身體兩側,當適應了或體能改善後,便可以把手交叉貼於胸前。最後,亦可以嘗試把手交叉放於頭後面,但雙手應放在身體另一側的肩膀上。
注意千萬不要把雙手的手指交叉放於頭後面,以免用力時拉傷頸部的肌肉,而且這亦會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
這些大宋的選手們,一個個花樣百出,不是來個刺蝟抱團,就是來個“美女張腿迎歡”的奇葩姿勢,真是好羞恥!
不過這東西,技術含量畢竟不是多高,很快大宋的土著們還是學會了,隨後完成體能測試的人數還真不少,各種放寬條件,還是能夠湊起來一萬人的。
這些就是未來的天庭特種兵了。這些是次要的,接下來李陵還要趁此機會,選拔出來一些能夠勝任一百零八神將的武將出來。
不過他也不敢抱太多希望,畢竟各地禁軍都爛了,廂軍更不能指望,能選出幾個有真才實學的將領就不錯了。
當然,水滸天罡榜上有名的幾位,比如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等人,還是值得期待的。
接下來武進士選拔賽正式開始。
要說這武舉,在唐宋以前是沒有的。歷史上的武舉,開始於武則天執政時期,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武舉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
到了宋代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還要考問軍事策略,比如孫吳兵法,指《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等,前者《孫子兵法》傳承到現在很完整,但《吳起兵法》已經失傳,近年有考古出土重新發掘,但內容較為殘缺不全。
這時候的武將還是武力為先的,到了明朝時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把軍事謀略置於軍事技術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便不能參加武試。
不過這都是明面上的事,事實上無論現在的大宋、未來的大明,最後無不是被遊牧民族滅國,武舉早早就廢了,名存實亡。
《武狀元蘇乞兒》中就有武舉的場面描述,分射箭、較力、對戰三個部分。
“皇帝、高俅,這武舉可以開始了!”李陵好整以暇的說道。
李陵對武舉並不熟悉,不過上位者並不需要“能者多勞”,自有下面的人才幫忙完成。
“諾,天尊。這第一場還是先考射箭!”皇帝應了,轉而對高俅吩咐道,“你去監察,事情莫要出了紕漏!”
宋帝趙佶這方面就比他強多了,至少知道具體步驟。
“這射箭百步之外,百發百中,能有許多人完成吧?!”李陵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