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實上卻是:隨著西夏的崛起,大宋西北邊陲,進入了更加空前慘烈的階段。戰爭的規模與持續時長,遠遠大於之前的宋遼戰爭。
自從宋仁宗起,北宋歷代皇帝,對待西夏的手腕不同,但態度卻清一色一致:
征服!
為什麼如此堅決?
首先,西夏的建立,本身就是遊走於宋遼夾縫的結果,和遼國皇室更是實在親戚,宋遼關係上,他們常是馬前卒。
其次,他們佔了河套寶地,斷掉了大宋的戰馬來源,更阻斷了傳統絲綢之路,大宋拿不到馬收不上錢,軍事潛力基本抽乾。
因此,大宋要崛起,就必須衝破這關口。
宋仁宗年間,宋夏大規模戰爭爆發,西夏低頭服軟,放棄獨立國家地位,承認大宋臣子身份。但和遼國不同,鑽空子起家的西夏,奉行的是無賴政策,和平了二十年,就又開始鑽空子尋釁,自宋神宗起,戰爭風雲再起。
到了王安石十年變法,實現了大宋軍力經濟的高速飆升,宋朝終於有實力,發動對西夏規模空前的碾壓戰。“熙河開邊”使大宋自唐中期後,再度深入青藏草原,動用人力百萬規模的五路伐夏,雖在靈州城下功虧一簣,卻也攻克了大片西夏領土。
從此之後,宋朝更確立了以堡壘推進為策略的邊境政策,自宋神宗後期起,持續推進蠶食西夏領土。以西夏民謠所唱:唱歌作樂地,卻被漢家佔卻。
這個大好形勢,卻在司馬光主持的“元佑更化”時期,曾經一度中止。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等舊黨們,為黨爭恩怨出賣國家利益,大力向西夏割讓國土,換得短暫太平,造成了後來宋哲宗登基早期,大宋西北邊境的困難局面。
至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大宋結結實實嚐到了司馬光割地換太平的苦果:西夏五十萬大軍侵擾邊陲,要地金明磐淪陷,西夏小梁太后更耀武揚威給宋哲宗送書信,滿篇羞辱嘲諷!
國土防禦的短視,第一次讓大宋嚐到了苦果。
“這就是十幾年前的事啊,真是豈有此理,本尊要好好收拾這西夏!”李陵聽到這裡也義憤填膺了,畢竟他也是漢人啊,怎麼能讓党項人如此欺負自家人呢!
“天尊息怒,這西夏現在崩塌不了多久了,已經有人在收拾他了!”高俅說道。
納尼?
記憶中西夏不是一直存在,延續到北宋滅亡,甚至南宋時期都好好的嗎?
“是這樣的……”高俅又給李陵科普了起來。
這讓李陵對他的好感大大增加,也不是不學無術嘛,至少這肚子對大宋及周邊國家歷史關係的墨水不少啊!他哪裡知道,高俅來之前,可是準備的很充足,特意瞭解了這麼多!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一代名將章楶主持西北防務,而後發動平夏城大戰和天都山奇襲,暴揍西夏五十萬大軍,差點活捉西夏小梁太后,霸氣拿下戰略要地天都山。
嚇得夏崇宗賭咒發誓,說:“西夏是大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遼國這時又跑來勸和,先前就不止一次了,就跟現在的美國一樣,霸道的很,西夏是遼國用來牽制大宋的,怎麼能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