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道他說的幾個好漢,都有誰?他們容身處,其實與梁山水泊同屬濟州一地,位於皸城縣東溪村。裡面領頭的好漢,是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上是此縣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結識天下南北許多好漢。
且說羅成、劉唐領了差使,在梁山呆了一夜,第二日便選了快馬趕往東溪村,緊趕慢趕走了一天堪堪到了地界。
“翻過前面那座山就到了東溪村了!”羅成對李陵傳訊說道,他們之前可是向鄉人問明瞭路徑的。
“咦,前面有官軍!”李陵驚疑道,他透過畫面看到一波人馬在山上大紅楓樹地下休息。
他們不知,碰巧今日皸城新任知縣吩咐手下兩個馬步兵都頭去巡街下鄉,捉拿盜匪,尤其是梁山方向,由於王倫的禍害,更是他們重點巡視的物件。
李陵三人發現了官軍,那官軍也發現了他們一行,騎馬帶著利器,十有八九是綠林道上的。
“站住,你們幹什麼的!”很快兩撥人馬相會,官軍圍住羅成、劉唐二人盤問道。
“我們是來此尋友的。”羅成與劉唐異口同聲道。
“尋友?不知是此間哪裡人士?”官軍中一紫棠麵皮、都頭模樣的人上前進一步問道。
“是東溪村保正晁蓋,想必官爺知曉。”劉唐笑著回答道。
“哦,原來是晁兄啊,我認識。”那都頭說道,“正好,現在我們好多時日未見,到了此地也該去他那裡拜訪一下,才不失禮數。”
“那我們先行一步,官爺稍後咱們晁家再聚。”羅成、劉唐共同抱拳道。
“慢,兩位兄臺何必急於一時,咱們同行便是!”都頭攔到,不肯輕易放過二人。
你道這是為何?因為他懷疑二人來路,絲毫不肯放鬆。
羅成、劉唐對視一眼,暗暗交流,知道遲早要遭,畢竟他們與晁蓋不認識,到時很容易穿幫。
“不了,我們還有要事,耽誤不得。告辭!”羅成與劉唐說罷打馬衝陣而去。
“兀那賊廝,是做賊心虛了吧,不要走!”都頭大喝一聲騎馬追上。
劉唐見他緊追不捨,等兩匹馬靠近時,便捻著朴刀,打馬劈向這賊軍頭。
“賊頭賊連賊骨頭,還敢逞兇!”都頭大罵道,手裡也攥著朴刀來迎戰。
兜兜轉轉,兩人便在此山間小路上撕並了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山間路窄,羅成無法夾攻助陣,只能替劉唐掠陣,對面還有一群嘍囉兵呢。
三人雖然騎馬,但奈何打鬥時分心停足,官兵早圍了過來。
這時見自家都頭這麼久都拿不下敵手,便一起而上。羅成趕緊舞動花槍迎戰,這時忽聽不遠處一個籬笆門開處,一人走出喊道:
“雷都頭,與兩位好漢不要鬥了,我已看了多時,權且歇一歇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