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咱是要有一番作為的,要有為的,那就變放養為圈養吧,圈養嘛——就當養豬養羊吧,吃喝我不用管,我只管他們拉撒,對衛生條件走起……”李陵想到了自己想要的。
“另外,咱不愚民,反其道而行之,就開啟民智吧——孩子們要讀書,從小培養……”李陵悄悄為自己點個贊,太有才了,這就又想出一條收割氣運的法子,哦,是收民心的措施。
於是接下來,在外人看來看了一場雜耍表演後,陽穀知縣大老爺腦子抽風了,弄得陽穀縣城“雞飛狗跳”,“城管”更是滿街亂轉,兩街道邊挖起坑來,弄得整個縣城塵土飛揚,成了“霧霾天”。
唯一能讓百姓拍手稱快的是,知縣大老爺辦了一個啟蒙學堂,挨個村的蒐羅幼童進學,讀書認字,不僅不要錢,還提供筆墨紙硯,教授神奇算數。
這是好事啊,求都求不得的天大好事,開始還以為這是抓童男童女祭河神呢,怕的不得了。沒曾想,是如此天上掉餡餅的美事。
當然有人喜就有人恨,臨縣清河知縣就叫囂道:
“這個武夫,腦袋被驢踢了,拿自己的錢教養孩童,沽名釣譽!哼,還冠冕堂皇的說‘規劃什麼縣城’,到處挖坑,這是勞民傷財……”
一些利益所得者,雖然不恨,倒也不算喜:
“教的都是百家姓三字經什麼的,還有一點加減算學,也沒什麼大不了,影響不了我們士紳的知識壟斷!”
“對了,還有什麼‘你好、謝謝、對不起’之類的禮儀,真是不倫不類……”
無論這些人如何鄙視,如何叫囂,李陵都不放在心上,他做這些又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完全是為了收割百姓氣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九個月後,陽穀縣城街道煥然一新,老百姓精神面貌也是煥然一新,李陵最直接的收穫那是聲威大漲,什麼“及時雨”宋公明之類,與他提鞋都不配。李陵這一番舉措,雖然出發點一點自私,但是結果那是共贏,是好的。
今日,李逸很臭屁的在外面轉了一圈,收了一波老百姓的問候。
“大老爺你好!”“大老爺下午好!”
老百姓現在這樣問好。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
李逸“和藹可親”的這樣回答,心下更是偷偷樂。
李逸回到後衙,興沖沖檢視起來今天的收穫,突然眼睛瞪得滾圓——量變引起質變啊:
“哇,這是混沌之心晉級了嗎?”李陵發現頭腦中多了一股資訊:“以氣運為餌,垂釣天地。”
試試,我趕緊來試試。
“嗯,就先用一絲白色氣運當魚餌釣魚吧。”李陵按照指引,分出一絲氣運,投入其中,借混沌之心為魚竿,甩到天空,冥冥中跨越億萬裡之遙,來到天地氣運之中。
“咦,好多白色小蝌蚪啊,你們也想吃我的魚兒啊,去去去……”李陵趕緊甩竿驅趕,這小蝌蚪到處都是,單位都是億萬之數,一看就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物以稀為貴”嘛。
“呀,還是不小心被蝌蚪吃了!”李陵無奈,小蝌蚪實在太多,防不勝防啊。
不過仔細觀看,那吃了氣運之餌的小蝌蚪,忽然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直到“嘭”得一聲炸開,變成一條小鯉魚。
“真奇葩,還變種了,小蝌蚪不變青蛙,改變鯉魚了!難道你是隔壁鯉魚生的?”李陵打趣道。
喜歡水滸有天庭請大家收藏:()水滸有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