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影響,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火爆,也再一次讓網路小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開始的時候,大家只認為,這是一部網路上很火的小說。但是,對於這一部小說,人們都不是特別的再意。哪怕就是出版社,他們也只是認為,這是一部網上不錯的小說。拿到現實當中,那就不一定。但是,在這一部小說大賣之後,無數的人終於發現。在網上大火之後,在現實當中,同樣可以大紅大紫。
有文章報導,一部網路小說,一眾瘋狂的網路粉絲,帶動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火爆。
論壇,聊天室,即時通訊器……幾乎所有與網路有關的,都有這一些粉絲的身影。
而正是這樣的粉絲,刺激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火爆銷售。
也有文章評論,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火爆,他已經開闢了另一個小說銷售的商業模式。這個模式,便是典型的網路文學。靠在網際網路上發表,靠著網際網路上成名。靠著網際網路粉絲效應,他在進入實體市場之後,便能夠一舉超過所有同型別的傳統文學。
更有文章建議,受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影響之下,他相信,未來網路文學一定會崛起。
崛不崛起,張寧暫時不會去觀注。
他最為觀注的,當數受第一次親密接觸影響的qq。
正如許多網友感慨的一樣。
沒有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沒有他的網際網路生涯。
沒有第一次親密接觸,他還只停留在網咖看電影的階段。
沒有第一次親密接觸,他還不知道網上居然可以和人聊天。
沒有第一次親密接觸,他還不知道網上的一些普通標點符號,居然可以組合成這麼多的意思。
沒有第一次親密接觸,或許,他就真的對網際網路不是特別感興趣。
真正最為關鍵的是,沒有第一次親密接觸,也就沒有他現在一直使用的qq。
感謝張寧,感謝《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它不僅僅是一本書,它對於我來說更是一個視窗,一個讓我有機會窺探到網際網路大千世界一角的小視窗。
可以說,第一次親密接觸最為受益的,不是出版社,也不是張寧這個作者的人氣,而是張寧此前推出的qq即時通訊軟體。而且,這個受益,比之此前在網際網路上連載之時産生的受益,還要來得轟動。特別是,那250萬現實讀者的購買,直接讓萬萬千從來沒有用過qq,從來沒有用過即時通訊的人們,加入到了qq的使用者當中。
這也使得,在第一次親密接觸大賣的同時,qq的同時線上人數,又一次的創出了新高。
50萬。
60萬。
70萬。
80萬。
一舉,重新整理到了80萬的位置。
這不是80萬的註冊量,而是80萬的同時線上。
80萬的同時線上人數,也讓qq即時通訊徹底的搶佔了國內95以上的即時通訊市場。
從90到95,這並不是量變,而是完全的質變。
在這樣的完全壟斷比例之下,你幾乎可以看到,qq他就是即時通訊的代表。
除了qq,其他的所有,都不會被他人接受。因為,你幾乎看不到他人用其他的即時通訊。
哪怕,偶爾的時候,你看到了別人用別的即時通訊軟體,你也不會認為這是即時通訊軟體,或許,你會覺得,這是另一個不知道名字的軟體。而真正的點對點發資訊的工具,那就是qq,那就是“第一次親密接觸”當中兩位男女主角使用的工具。
當而企鵝科技再一次公佈80萬的同時線上之後,遠在深成的馬化騰,卻是咯噔了一聲。
他突然有一種感覺,自己之前為了移動夢網花去的4000萬多,有可能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