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講的是雅加達雨季的貧民窟。”穆康解釋道,“之所以用到小號和雙簧管是因為有幾段對大雨與洪水的描寫,情緒比較激昂。”
“音,“鋼琴在這部作品裡是粘合劑。”
穆康:“具體的詮釋排練時再討論,先記下‘洪水’、‘雅加達’和‘貧民窟’這幾個關鍵詞。”
大夥兒紛紛出聲說記好了,穆康繼續說:“最後是《eves in the forest》,寫給小提、大提、長笛、圓號和鋼琴。”
李重遠:“看到了。”
“我也看到了。”邱黎明問,“圓號是安德魯·亨利,長笛呢?”
林衍:“丹尼斯·貝恩。”
“n團的長笛首席是吧。”管嘯想了想,說,“我去美國的時候見過一次。”
穆康:“這首曲子是之前阿衍和我一起寫給p國一個學生管樂團的,我把它改編成了室內樂版。”
林衍:“丹尼斯和安德魯都是樂團的指導老師。”
邱黎明感興趣地問:“就是你之前說過的ee foundation在p國的慈善專案?”
穆康“嗯”了一聲:“音樂描述的是熱帶叢林風光,整體架構活潑童趣,色彩感強。”
林衍補充道:“算是即興創作,有點幻想曲的意思。”
邱黎明和李重遠表示記好了,穆康總結道:“就這些了,有問題嗎?”
方之木舉手:“我有問題。”
穆康嘖了一聲:“你個吃瓜群眾能有什麼問題?”
方之木翻了個白眼:“吃瓜群眾也有人權。”
穆康言簡意賅道:“說。”
“兩個問題。”方之木說,“第一,剛剛只講了三首,還差一首;第二,你本人不彈嗎?”
“兩個問題一起答。”穆康雙手抱臂,微微抬頭道,“這張專輯第一首是一部雙鋼琴,我和阿衍彈。”
方之木:“叫什麼?”
林衍笑著說:“叫《the fourth》。”
方之木:“……什麼意思?”
李重遠在螢幕裡喊道:“你說什麼?沒聽清。”
管嘯遲疑地重複道:“the……fourth?”
穆康:“嗯哼。”
邱黎明喃喃道:“第四……?”
管嘯火速轉頭看向筆電螢幕:“懟爺?聽到了嗎?”
李重遠正以一種夢遊般的表情定格在螢幕上。
邱黎明試探地問道:“是我們想的那個意思嗎?”
李重遠不敢置信地說:“穆大才子專屬……第四主題?”
林衍肯定道:“是的。”
方之木:“……”
管嘯:“我操。”
李重遠:“我操。”
邱黎明忍不住吼了出來:“你居然有第四主題了?”
陸西峰:“什麼時候的事兒?我他媽怎麼沒聽過?”
穆康得意道:“半年前剛寫的,還沒正式用過。”
陸西峰:“林指聽過嗎?”
幾人皆用一種“此人智商已無藥可救”的同情目光望著陸西峰,林衍溫和地說:“聽過,雙鋼琴是我們一起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