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康直截了當地說:“大部分都唱得太難聽。”
凡星:“……”
兩人沉默地吃了會兒菜,凡星忍不住又問:“娛樂圈就沒有您看得上的歌手嗎?”
凡星畢竟是新人,還沒學會圓潤地你來我往,這個問題無論是內容和問法都很不合適,穆康看了他一眼,沒太在意:“也不是沒有,合作過幾個。”
凡星:“有誰?”
穆康說了幾個人名,又補道:“還有你。”
凡星“啊”了一聲,臉紅了。
穆康沒察覺出凡星的不好意思,只覺得自己熬了兩季,好不容易碰到個算不錯的新人,應該提點鼓勵一番,遂說:“你聲音條件不算好,但情感表達親切,容易唱到人心裡。”
凡星笑了:“謝謝穆老師。”
穆康繼續說:“流行歌曲沒什麼深度,唱歌就是在說故事,聲音條件好的,適合說別人的故事,聲音條件一般的,適合說自己的故事,明白嗎?”
凡星:“不太明白……”
“有些人聲音特別好聽,讓人一聽就有距離那種。這樣的聲音一出來,聽眾就覺得是歌者,是詠嘆調,是劇本。”穆康解釋道,“而有些人聲音就是一般人,聽眾不會感受到距離,只覺得是你我他,是自己的人生正在發生的故事。”
凡星看著穆康,眼裡帶著思索。
“你是後一種。後一種唱法,出一兩首口水歌容易,但持之以恆地出好作品很難,因為得不停地尋找人們潛意識裡會有、但平常意識不到的細膩感情,才能讓人産生想起、頓悟、感動、銘記的精神共鳴。”穆康笑了笑,“你有天賦,感悟總是很豐富。”
凡星覺得值了,這頓誇自己可以拿出去吹一輩子,他終於鼓起了勇氣:“謝謝穆老師,我想請您……當我下張專輯的製作人,可以嗎?”
穆康沒猶豫:“可以。”
凡星:“……”
這麼容易就答應了??
他不知道穆康來參加節目最大的目的就是“尋找樂壇新希望”,既然找到了“新希望”,自然得培養一番。
“但是,人聲永遠只是音樂的一部分,時刻牢記。”穆康把茶喝完,打算撤了,“一首音樂作品,無論古典流行爵士搖滾,唯一的意義是表達情感或態度,而不是展示歌藝。”
“我記住了。”凡星用力點頭,見穆康要走了,急忙問,“穆老師,能向您邀歌嗎?”
穆康拿外套的手頓住了,直接說:“不能。”
凡星情急之下無師自通地發揚出了“絲毫不會察言觀色”和“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新人精神:“為什麼?錄音棚裡有很多您寫的曲子啊?多少錢我都可以付……”
穆康對自己挑的“新希望”還是多了點容忍,沒有翻臉:“我可以教你怎麼寫,但是我自己不寫。”
凡星傻乎乎地問:“怎麼教?”
穆康心裡嘆了口氣,把衣服放下重新坐直:“你一般怎麼寫曲?”
這話問到凡星自信的領域了,他飛快地說:“先構建和聲。”
穆康說:“嗯,並且有模板。”
凡星想了想,承認道:“是的,有幾種愛用的搭配。”
穆康:“你前期的作品是先哼旋律再配和聲,最近的作品開始先構建和聲再搭旋律,對嗎?”
凡星:“對。”
穆康:“所以你自認為現在的作品沒前期那麼俗了,是不是?”
凡星:“是。”
穆康:“你之前其實是看不上《執著》的吧?”
凡星:“……嗯。”
穆康:“上午錄完之後,還看不上嗎?”
凡星搖頭,想說什麼,張張嘴卻又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