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仍然有一些不輕不重的小病症。
尤其老人這個群體上了年紀,那更是了不得,隔三差五就會有一些小毛病。
而這時候,很多醫生就會選擇外出義診的方式。
來給老人看病。
義診是不需要支付信用點的,但官方會給進行義診的醫生,獎勵信用點。
並提升他的信用評級。
舉個例子,一個剛拿行醫資格證的醫生,他的信用評級是F級。
那他每個月啥也不幹。
官方會給他發2000信用點。
但如果他經常做善舉,積極正能量的事兒,他的信用評級就會提升。
從F級到E級,他每個月啥也不幹。
官方給他發的信用點,會從2000提升到3000。
以此類推。
任何工種都有各自一套完善的評級體系。
以及晉級方式。
當然,肯定有人疑惑。
不是都解放生產力了嗎,不是所有工作,都由智慧機器人代替了嗎?
為什麼還會有人要去工作?
這完全就看個人需求了。
如果你對信用點沒什麼需求。
那每個月只要不做壞事,官方就會給你按時發信用點,供你衣食住行。
要是偶爾能做點好事,比如拾金不昧,比如順手撿個垃圾之類的。
那一個月下來的信用點還更多。
吃穿用絕對不愁。
可如果你想買一套房子,買一架飛機,或者買一艘遊艇。
那將會需要一個比較大額的信用點。
那靠官方每個月按時發放的信用點。
就遠遠不夠。
這時候,就可以靠自己所掌握的本事。
為他人和社會,多做一點貢獻。
車子,房子,大飛機,大遊艇之類的,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少爺,我去問問這邊的住戶,有沒有見過那老頭。”
阿東主動請纓,跑去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