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沒有退縮的餘地,便在水下找了一塊相對平整的地方,讓下水的漢軍結成陣勢,再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
這下就輪到明軍吃鱉了,漢軍結陣,就可以使用攻打堡壘的專用重灌對陷阱進行碾壓式拆除。
明軍的陷阱雖說在水下有著堡壘的功效,畢竟根基不牢。面對漢軍的重灌強力拆除,陷阱也沒有辦法扛住。
明軍吃了幾次虧之後,不願繼續被動挨打,於是就走出陷阱舒適圈,主動衝向漢軍重灌。
只可惜每一座陷阱駐紮的明軍士兵有限,故而被嚴陣以待的漢軍士兵打了個衝鋒,然後就沒有辦法形成有效的抵抗了。
明軍也想叢集對抗,可是連綿不絕的陷阱,反而限制了出兵的規模。規模上不去,所謂的對抗也就形同虛設。可要擴大出兵規模,就只有動手拆除陷阱一個辦法。畢竟自己人被自己人安排的陷阱弄出傷亡慘重的烏龍事件,一旦發生了,就會有很多人挨板子。
明軍大將猶豫不決,讓烏水門上的驪山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力感。陷阱由人佈置,再由自己人拆除也是隨機應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陷阱已經束縛了明軍的正常發揮,前線統兵大將卻不能當機立斷主動拆除,反而一次又一次的搞添由戰術,持續往漢軍隊伍裡送人頭。
驪山忍不住的問道:“驪林,這就是你所說的可造之材,簡直就是愚不可及?”
驪林說道:“將軍過於吹毛求疵了,佈置陷阱消耗了不少的資源,他只是捨不得,這才導致了行動力大打折扣。我這就去傳令:讓他拆除陷阱!”
驪山怒道:“不許去!我倒是要看來,那個渾蛋究竟要損失多少人手,才能番然省悟,主動拆除陷阱避免更大的被動。”
驪林問道:“將軍這是要拿人命培養他?”
驪山嘆道:“早發現,早治療,總好過將來他獨擋一面的時候再犯這樣的錯誤,那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
驪林還想繼續勸諫,驪山卻沒有精力繼續糾纏了,冷冷的說道:“這是軍令,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驪林深知戰場抗命的嚴重後果,只得放棄了提醒前方的想法。
烏水門外,明軍大將左等右等,依舊沒有收到驪山的指令。他忍不住的有些火了,陷阱佈置可是消耗了1/3的資源,如今要不要拆除,拆除多少,都需要烏水門守將驪山決斷。
如今驪山一言不發,搞得明軍大將忐忑不安。主動下令拆除,又怕事後背黑鍋變成替罪羊;不拆除倒是平安無事,可仗怎麼打,也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嚐到了甜頭的漢軍卻沒有理會明軍大將的糾結,反而以最快的速度加緊攻勢,趁對方猶豫不決的機會,不斷的給明軍士兵造成殺傷,擴大戰果。
一萬明軍士兵,就這樣消耗過半,明軍大將依舊沒有決斷。
烏水門上,驪林苦口婆心的勸道:“將軍,不能再等了!前方的兵力已經不足五千了,再等下去就會是一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驪山平靜的說道:“哪怕是拼得個全軍覆沒,烏水門這邊也不能下達拆除陷阱的指令!”
驪林問道:“為什麼,難道將軍是怕擔責任?”
驪山平靜的說道:“糊塗,他是本將軍的部將,他犯了錯,本將軍有機會獨善其身?身為前線大將,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判斷力和決斷力,而不是讓千里之外的你我遙控指揮。前方陷阱拆多少,怎麼拆,唯有前線大將有發言權,決斷事關生死,追責乃是過後的事情。”
驪林聽了驪山的話,似乎聽懂了,卻又好像啥也沒有聽懂。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