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指揮五花鐵騎蕩平馬市,收攏民心,接下來就是轟轟烈烈的新品五花馬推廣培育。
由於靖武軍源源不斷的訂單支撐,新馬市的市場份額並沒有絲毫的減少,反而有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新馬市的改革並沒有引起震盪,傳統的五花馬品種逐漸向民用市場傾斜,反而激發了新的活力。特別是原本軍用五花馬,進入民用領域之後,其優越性便展現出來了。
雲業專注於民用領域的五花馬市場拓展之後,很快就有了深耕的便利條件。
特別是劉正提出的城際快速通道專案,更是讓雲業看到了無限商機。
關鍵是五花馬售出之後,後續的配套服務才是真正的銷金窟。
劉正直接推出了三件套,馬鞋、馬鞍以及定製牧草的相關供應鏈打造,讓那些購買五花馬的客戶可以就近體驗售後服務。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從烈武城到方城的第一條快速通道構建完畢,很快就形成了供應鏈。
傳統五花馬的收益也是節節高,甚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華程度。
雲業受到高收益的影響,居然提議說:“大人,新品五花馬研發費用過高,不如把相關費用挪到傳統五花馬的推廣,或許可以拿下更大的市場份額。”
劉正拒絕了雲業的短視行為。新品五花馬既有五花鐵騎作為樣板支撐,又有靖武軍的訂單作為後盾。如此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若是錯失便會永久喪失機會。
更何況新品五花馬乃是五花鐵騎和靖武軍的戰力支撐,劉正必須要從戰略層次進行佈局,而不是因為短視而錯失發展機遇。
雲業無奈,只得暫時擱置傳統五花馬市場拓展的激進計劃,而是選擇了較為穩妥的保守深耕計劃。
雲業的務實,倒是讓劉正暫時省心不少。繼續在已有市場份額中深耕,不僅有利於提升服務品質,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那些市場爭奪損耗。
在劉正看來,降低損耗就意味著出售同等數量的五花馬,卻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這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創收,還是一種比較健康的創收。
劉正說道:“降低損耗,其實也是一種創收。畢竟傳統的五花馬的消耗早已深入人心,更是大家早就習慣了的成本模式。如今找到了降損之法,那就等同於收益增加。在不提高價格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就是拓展利潤空間。也就是說咱們的傳統五花馬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之後,相應的生存能力也會提升。”
就在劉正佈局五花馬市場的時候,朱玉跌跌撞撞的來到五花鐵騎大營。他帶來了兩張訂單:一張是十萬匹新品五花馬的大額訂單;另一張便是僱傭五花鐵騎進攻山莊的訂單。
對於第一張訂單,劉正按照約定予以交割。
至於第二張訂單,白起以為很有必要。馬市趨於平靜,孔家的騷亂也日漸減少,方城現如今唯一的大戰,便是黑巷山莊的攻防戰。
靖武軍攻打山莊已經一年了,雙多俱是師老兵疲。五花鐵騎的橫空出世,倒是讓陳海找到了破局的契機。
朱玉趕來下訂單,其實就是嘗試一下五花鐵騎的態度。
白起說道:“大人,五花鐵騎擴編之後,一直沒有經歷大規模的實戰考驗。靖武軍的訂單,倒是讓我們看到了參加實戰的契機。”
劉正笑道:“也好,你安排一下,這次的僱傭訂單五花鐵騎接下了。”
白起收到指令,立即將兩部五花鐵騎進行混編,確保新老各半。
重新編制完成之後,白起便向劉正推薦李牧帶隊。
劉正沉吟片刻,決定隱藏身份進入五花鐵騎,還讓白起以同樣的辦法遁入軍中,好應對突發狀況。
白起問道:“大人,若是咱們都離開了,齊銳有能力壓制雲業?”
劉正笑道:“齊銳手上有一萬五花鐵騎,若是不堪大用,那就提前識別出來,以免將來誤事。”
白起問道:“若是雲業有變,咱們的新馬市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劉正說道:“新馬市的技術支撐,全靠仙境系統。這可是誰都無法滲透的核心機密。雲業若是有貳心,咱們只需要卡脖子就可以穩操勝券。”
白起憂心忡忡的說道:“雲業掌握的新商業模式,已經將傳統的五花馬市場的潛力挖掘到了極致。咱們屆時若想重新收服,只怕得多費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