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的人也知道一勞永逸的方案容易犯眾怒,於是就同意以鄭林的意見為主研究罪名。
進入宣判環節之後,鄭林宣判:
明州軍丟失國土案首犯趙大,偽造軍令,不戰而逃在前,攀咬汙衊王氏核心在後,兩罪並罰,腰斬棄市以儆效尤!
從犯孫三,不思勸誡,卻同流合汙,兼有胡言亂語藐視國法,故而罪在不赦,斬首示眾!
從犯李四,雖有盲從軍令之罪,卻忠義無雙,故而不宜過度判罰,革職遣返晉王宮重新評審之後再作任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犯吳六,純粹受人矇蔽,更有積極勸諫之功,實乃明州軍的中流砥柱,故而無罪,實則有功。判原職留用,報效國家。
從犯陳八,由於未到法定受刑年齡,兼之罪責較輕,便判革職驅逐,不得以軍中將領自居。
鄭林宣判完畢,原本叱吒風雲的明州十三衛,僅僅剩吳六碩果僅存。
鄭林順利上位,掌控四衛人馬,吳六仍領第六衛,協助統帥鎮守西塞城。
行刑之日,鄭林以吳六為監斬官,押送趙大和孫三前往刑場。
途中,趙大嘆道:“悔不聽二弟之言,方有此厄!”
孫三卻怒視吳立,冷嘲熱諷道:“原以為五弟壞了兄弟情義,不曾想六弟才是坑哥高手。”
吳六委屈無限,卻又沒有辦法自辯。
趙大嘆道:“六弟,人在做,天在看,你曾經問過我十弟的行蹤,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我和三弟人頭落地之日,便是十弟現身之時。”
吳六有苦難言,只得硬著頭皮說道:“我拭目以待!”
大隊人馬順利抵達刑場,吳六也不顧忌午時三刻的規矩,佈置完畢便開刀問斬。
回到軍營之後,吳六遣散眾人,獨留親衛荊石幫忙卸甲。
吳六卸完甲,剛要舒展筋骨,卻發現一陣劇痛,一截刀尖透胸而出,無數鮮血落地發出一片嘀嗒聲響。他難以置信,痛苦的問道:“荊石,難道你便是明州軍中從來公開出現的老十?”
荊石嘆道:“第十衛專斬不義之人,六哥與鄭林之間的交易,我可是全程參與了。作為見證人,我必須要替大哥和二哥討還公道。”
吳六怒道:“我只不過是替鄭林盜走了一道軍令而已,你居然要我以命相抵?”
荊石泣道:“六哥不僅害了大哥和三哥,還讓明州軍萬劫不復。50萬明州軍將士,卻因你的私慾成為待罪之人。鄭氏不會要這批老兵,將士們只能死在戰場上。”
吳六心存僥倖,自作聰明的說道:“既然你已經暴露了,那就帶著兄弟們闖出一條活路。”
荊石苦笑道:“來不及了,我的身份見光即死。從這一刻起,明州軍再無第十衛建制。二哥說得對,我一個人便是第十衛,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出手。”
吳六遺願未了,抱撼而終。
荊石仰天長嘆,惜無立錐之地,剛要自刎相隨,卻被一支袖箭擊落長刀。
荊石做出防禦姿態,低聲問道:“誰?”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