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將問武十三:“將軍,軍中執法隊在這種情況下殺人,難道就不怕引起眾怒群起而攻之嗎?”
武十三冷笑道:“大家好歹也是同袍,若是那些狼奔豕突的人鼓起勇氣抗爭,肯定會選擇衝擊北明軍,從而英雄一把。絕對不會武力對抗執法隊,帶著恥辱倒下。”
武十三當然不怕囚徒軍反抗,畢竟他們的妻兒老小都在明州城等著他們立功救贖,力戰而死,家人無罪;對抗執法隊,他們的家人就會罪加一等。
囚徒軍若是有機會逃出生天,倒是可以鳥獸散。倘若必死無疑,多半會選擇跟北明軍死拼,至少可以為家人爭取一線生機。
武十三的判斷極為正確,當投降可活的時候,囚徒軍中的很多人都把保全自己當成首選。可事實證明北明軍接收俘虜的速度超級慢,選擇投降的人等不到接手,就得面對執法隊的砍殺。
周平望著由綿羊變豺狼的囚徒軍,忍不住的嘆道:“若是口子再大一點就好了,武十三絕對沒有機會靠執法隊翻盤。”
副將吐槽說:“將軍錯了,要是口子再大一些,咱們就該守不住了。兵力不足可是硬傷,咱們沒有餘力收俘虜,估計這才是敵軍主帥的如意算盤。這就是欺負咱們消化不良,才敢置之死地而後生。”
北明軍五衛圍攻雞窩谷,既不敢殺入谷中強行切割,也無法堂而皇之的喊話招降。畢竟之前人家已經主動投降,卻因為無力接收而被拒之谷內。不解決接收俘虜的速度問題,招降只會自亂陣腳。
不管別人怎麼怎,反正周平是沒有膽量招降,人實在是太多人,招過來也沒有辦法壓制。
武十三充分利用北明軍的短板,把一場圍殲戰打成了經典的絕地反擊。
北明軍大營,王五得五衛在雞窩谷藉助地利困住了武十三的40萬大軍,立即主動增援周平,以提升俘虜接收速度,緩解前線壓力。
只可惜張九帶兵出城攔截,兩人不期而遇。
張九彬彬有禮的說道:“五哥還是稍安勿躁,陪九弟聊聊天可好?”
王五冷笑道:“當年的小鼻涕蟲長能耐了,你可不是我的對手,還是不要強出頭!”
張九嘆道:“與五哥兵戎相見,實非弟弟所願,只不過我的人比較多,北明軍儘管來戰!”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乾脆命令大軍交戰。
張九沒有動手,王五也只能認命的待機。
包圍雞窩谷的五衛遲遲不見援兵,便知王五那邊出了問題。
郭嘉見兩處戰場都搞成了夾生飯,乾脆放棄了全殲武十三的計劃,直接命令周平放開缺口,任由囚徒軍逃亡。
缺口一開,囚徒軍就四散逃亡,由於缺口外面地形開闊,武十三的執法隊反而失去了威懾力。畢竟逃出雞窩谷的人很快就超過了10萬,僅僅500的執法隊,根本就無法像谷中那樣殺一儆百。
武十三從周平放開的缺口逃到谷外,便打算組織兵力接應後面的人。
郭嘉可不敢給武十三喘息之機,直接讓周平帶領大軍對混亂的囚徒軍發起衝擊。
囚徒軍已經喪失了膽氣,嚇得倉惶逃跑。武十三勢單力薄,只得隨大流引領逃跑方向。
待到谷中兵力僅剩20萬的時候,郭嘉命令周平重新切斷谷口,同時讓五衛的人向谷中喊話,勒令囚徒軍繳械投降。
囚徒軍中,大部分執法隊的人已經跟著武十三逃走,剩下的人一開始倒是想要堅決執行命令,對那些拱手投降的人進行鎮壓。只是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突圍無望,乾脆群起反抗。
執法隊的人已經不成規模,再加上領頭的人都已經離開雞窩谷了,剩下的人再折騰也沒有意義。若是鬧得狠了,還有可能丟掉性命。
有聰明的人乾脆喊道:“你們好歹也是囚徒軍中的精銳,現在軍中高層已經逃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放下武器投降,你們就有希望成為軍中骨幹。即便是不能成為正職,待遇也差不了多少。更何況北明軍的統帥,可是當年的週五將軍,咱們投奔他,依舊是明州的勢力,算不得背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