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只得說道:“楊將軍暫且息怒,寧平安敢孤身入城,便是豪傑之士。如今兩軍大戰在即,有什麼仇怨到了戰場上再說。”
李丹令楊春把寧平安送出城。
臨別之際,楊春冷冷的說道:“回去把脖子洗乾淨了,待我來取你項上人頭。”
寧平安不甘示弱,立即反唇相譏:“怕你不成,就怕你到時候腿軟不敢戰!”
寧平安順利離開元州城,兩軍進入大決戰狀態。
鄧艾原本打算虛晃一槍,怎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於雙方決戰受到了天道監督,彼此皆失去了撤退的可能。
鄧艾嘗試著退了一步,居然受到了重創。這種警告式攻擊無跡可尋,直接在靈魂深處爆發,形成了致命的暗傷。
好在鄧艾已經接受晉國的封侯賞賜,可以藉助國運療傷,這才有條不紊的修復靈魂暗傷。
兩百萬人馬的大型會戰,可不會一窩蜂的登場。晉軍作為主動挑戰方,寧平安作為送信特使,當仁不讓的第一個出戰。
寧平安帶領本部進入預設戰場之後,元州城頭的李丹便問道:“誰願與我擒斬此賊?”
陸風等人異口同聲的請戰道:“我等願往!”
李丹不再猶疑,直接抽出一支令箭,扔向眾人。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楊春拿到令箭。
楊家軍迅速的集結,不到一分鐘便出城編隊,隨後就在楊春的帶領之下衝向戰場。
就在楊春大戰寧平安的時候,劉正等人也上了城。李丹上前見禮,隨後便問道:“大王此來,是這次的決戰有什麼不對勁嗎?”
劉正笑道:“沒什麼,只不過司馬府來了幾個核心人物,我們也出來透透風,畢竟這代表著趙國高層對元州的態度,也是民心向背的左右手。我們現身只是為了震懾司馬府的核心,與鄧艾的戰鬥仍需北軍奮力拼搏。”
李丹喜道:“大王放心,北軍一定不辱使命。”
李丹轉身望著眾同窗,大聲說道:“同學們,大王親臨前線,可得好好表現呀!我命令:孔玉,馬雨,蕭昌各率本部出城,來而不往非禮也,讓晉軍看到十大英傑的實力。”
孔玉三人領命,兵分三路出城邀戰。
晉軍大營,司馬昭面無表情的說道:“趙王現身,看來是對十大英傑的戰鬥力信心十足。本世子能否打臉成功,就得看你這個宛侯的實力了。晉國推出十大高手,就得擔當起鎮壓一代青年才俊的重任。若是一不小心活成了笑話,那就別怪本世子無情了。”
鄧艾誠惶誠恐的說道:“世子放心,十大高手一定會守住這份榮耀,鍾會,你帶兩個人去迎戰。世子在此觀戰,你得拿出全部實力。”
鍾會領命,點了兩人一起出陣迎向孔玉三人。
鍾會直接衝向戰鬥力最強的馬雨,另外兩人只能正面出擊。
馬家軍中,傷癒歸隊的馬林大肆殺戮鍾會部的精銳,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控場。
鍾會氣急敗壞,卻又無力擊退馬雨。
殺入鍾會部縱深的馬林幾乎沒有一合之敵,不僅打亂了敵軍的陣形,還為孔玉和蕭昌的突破創造了契機。
鍾會當機立斷,命令左右兩軍向中軍靠攏,不斷壓縮戰場範圍,從而把馬林擠退。
這是60萬人馬的混戰,一時之間打得難解難分。
元州城頭,劉正故意挑事說:“看鐘會的表現,晉國十大高手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看來十大英傑成名的時間太長了,居然提前進入了衰退期。”
李丹也對僵持不下的狀態不滿意,於是就吩咐說:“西門堅守,田樹,薛丁香,羅銳,你們幾個也別看著了,到戰場上溜達一圈,讓鄧艾出點汗,流點血。”
西門堅守四人出戰,鄧艾便依樣畫葫蘆針鋒相對。
這樣一來,大戰雙方的兵力達到了170萬。鄧艾手上有20萬人尚未投入戰鬥,麾下大將卻在戰場上縱橫捭闔,流血流汗。
北軍這邊,李丹的主力北軍尚未出動,陸風的陸家軍倒是進入了戰鬥準備。
李丹看了一眼如同雕塑一般的劉正,權衡一番便下達指令說:“陸風聽令:陸家軍立即出戰,協助楊家軍擊破寧平安,替北軍開啟局面,碾壓鄧艾宛軍。”
陸風作為破局手,聞言便意氣風發的喊道:“北侯放心,陸家軍保證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