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拿司馬懿作為司馬府次子卻成功上位現身說法,向劉正描述了河東司馬府次子掌家的傳統。
劉正剛要婉拒,仙境系統卻給出了提示,認定司馬昭上位擁有極大的成功率。
劉正一時無法下定決心,乾脆旁敲側擊的問道:“據我所知司馬師自從上次敗逃之後,便被剝奪了持國大運,按理來說失去繼承人資格僅僅是時間問題,為何讓你家二公子如臨大敵?”
郭陽嘆道:“司馬府頑固派實力強大,堅定不移的維護嫡長繼承製度。畢竟很多人已經下了血本,即便是司馬師已經失去了持國大運,也有人逆天而行,他們抱殘守缺,置司馬府的興衰於必死境地。”
劉正不想司馬府團結一致,便問道:“趙國出手,有什麼好處嗎?”
郭陽回答說:“大公子司馬師已經被剝奪了兵權,發配到了元州。以他的實力,一年半載就可以練出一支強軍。因而元州當前極其虛弱,趙國以舉國之力討伐,可得一州之地,這就是二公子的誠意。”
劉正為了試探司馬昭的底線,乾脆說道:“大軍征伐,未必有機會斬殺司馬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郭陽卻道:“無妨,只要元州戰火連天,二公子就可以實施計劃一勞永逸。”
郭陽把話說開了,劉正自然沒有理由拒絕。雙方達成了口頭合作協議,各行其是,保持默契。
郭陽離開之後,劉正與軍部和內閣聯合推衍,擬定了攻打元州的作戰計劃。
郭嘉認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與之合作就是與虎謀皮。更何況司馬府有次子當家的傳統,作為嫡長的司馬師也不是傻白甜,肯定會想方設法的破局。
李靖同意出兵,可是涼州的主力不能動,於是就說道:“大王,科舉十大英傑橫空出世,雖負盛名,卻無實勢。我以為令其組十部大軍,各領一萬攻伐元州,給司馬府來個遍地開花,司馬昭的小算盤就打不響了。”
郭嘉也覺得李靖的安排大妙,拿司馬師練兵,不僅可以檢驗十大英傑的成色,還可以讓天下人見識趙國的發展潛力。
劉正說道:“既然讓十大英傑出戰,乾脆讓小傢伙們自己拉隊伍,搞資源,咱們只管給編制,人數也不要限制了,自由發揮便好。”
方案敲定,李靖立即召見十大英傑,給了各部一個月的時間招兵,然後到雁門關集結。
李丹問道:“李將軍,若是我在一個月內召集10萬人馬,也能拿到編制?”
李靖回答說:“只要按時抵達雁門關,便是正規軍編制。”
十大英傑這才明白自募隊伍的核心內容,徐瑞爭辯說:“將軍這樣安排,對寒門子弟很不公平。”
李靖冷笑道:“戰爭從無公平可言,招兵的許可權給了你們,能做到哪一步軍部不會過問。”
徐瑞反對無效,只得返回涼州招兵。
李丹馬不停蹄的趕回壺關,二話不說就找李橋。
李橋決定給李丹5萬大軍,還讓家族獨力承擔後勤保障。
李丹找到李業,一通撒嬌之後,成功的弄到了3萬大軍。她並沒有滿足,而是找到雲嵐,一通糖衣炮彈之後,再次拿到了2萬大軍。
這樣一來,李丹僅用半天功夫,便湊足了10萬大軍。
李橋問道:“孩子,你有能力保障10萬大軍的供給嗎?”
李丹冷冷的說道:“這是軍部對科舉十大英傑的厚待,機會僅有一次,你這個當爹的必須要支援我。”
李橋總算是知道了趙王門生的威力,乾脆說道:“你放心,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保障好你的隊伍。只是咱們家也不富餘,只能支援你三個月。”
李丹說道:“若是三個月還做不到自給自足,我也沒有資格拿軍部的編制了。”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