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坦言無力再戰,劉備也沒有辦法強求。燕軍唯一的倚仗大戰脫力,繼續糾纏只會自取其辱。
劉備不想放棄,於是就問道:“難道就沒有辦法消除國運一擊了嗎?”
關羽嘆道:“若是燕國拿到正統認證,倒是可以藉助國運一擊進行國家級別的對抗。然而儒門尚未做出選擇,咱們就算強行聚力,也是假冒偽劣的國運一擊,不僅無利,反而有害。”
高唐關的攻防戰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結束了,劉備見無法指望關羽力挽狂瀾,只得放棄了對北俱蘆洲地盤的念想。
劉備百思不得其解,以燕國掌控的地盤而論,趙國即便是擁有正統認證,也不至於一蹴而就的讓燕國的氣運耗盡。再者說關羽留守後方之初僅僅是萬人敵大將,卻在短短的時間裡跨越帥境直達侯境,成了名震天下的神侯,這其中必有古怪。
劉備問道:“二弟,你突然之間變成神侯,是何道理?”
關羽不敢隱瞞,只得把水淹南皮郡擊破袁尚大軍的經過如實相告。
劉備終於明白,關羽封侯的真正原因,乃是擷取了北俱蘆洲燕國的國運。以屠滅整個南皮郡為代價獲得了突破的資格。
張飛問道:“大哥,二哥水淹南皮郡,無數百姓死於非命,為何不受天譴,反而截運封侯?”
劉備回答說:“天譴罰罪,必因獲罪於天。二弟水淹南皮郡,恰好消耗了燕國的國運,這就給趙國正統的擴張創造了弔民伐罪的有利條件。百姓因為南皮郡的事情對燕國的歸屬感徹底的消亡,由民意及天意,直接導致沒了國運。可燕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部分國運抵消了南皮郡被淹產生的罪惡值之後,殘存的國運便失去了寄託,從而變成了無主之物。須知國運亦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就只能便宜二弟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羽也沒有想到,水淹南皮郡造成生靈塗炭,卻暗合天意滅燕的大勢,他本人更是獲得殘餘國運的青睞,成了北俱蘆洲亂世封侯的第一人。
張飛很羨慕關羽的際遇,劉備卻對國運消亡耿耿於懷。畢竟犧牲一國成就一人,這樣的宿命著實令人苦不堪言。
只不過事已至此,劉備只能強作歡顏表示兄弟情義無價。
劉備退兵之後,一開始打算返回孔鄉郡繼續爭取正統認證。只不過他想起了關羽封侯的主因,嚇得半死。待到緩過神之後,連軍隊都不敢要了,讓張飛扛著關羽跑路。
就在劉備三兄弟棄軍逃走的第二天,拿到儒門正統認證的袁紹重開稷下學宮,進位齊王。
龐德和馬岱受正統國運的犒賞,成了齊軍中的掛印帥境,勉強的撐起了齊國的門面。
儒門72賢進駐稷下學宮,替齊王袁紹輸送合格的軍政人才。
袁紹為了瓦解劉備的勢力,命令袁尚向儒門代表彙報了南皮郡發生的事情。
與此同時,太行書院的東郭先生也修書給儒門大聖,勸其就南皮郡發生的事情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儒門大聖推衍完畢,認為關羽之行雖暗合天意,南皮郡枉死的生靈亦是無辜。鑑於仁道主張不容玷汙,遂下達了清剿燕國殘餘的諭令。
太行書院和稷下學宮聯合行動,對劉備的支持者執行殘酷的消滅政策。袁紹乾脆借題發揮,給東勝神洲的大小勢力都扣上了燕王餘孽的帽子,順袁者昌,逆袁者亡。
很多人不願承認袁紹的正統地位,於是就拖家帶口的向北俱蘆洲遷移。
劉正深知正統認證的威力,便沒有干涉齊國恢復正統的戰鬥。
齊國的部分勢力自知不是齊國的對手,竟然另闢蹊徑的想要搜捕劉備三兄弟,從而換取儒門網開一面保全傳承。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