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門監稱馮蕭的處置方案不公平,畢竟犯罪的人很多,被處理的卻只有王門一個人。
馮蕭沒有解釋,他也想把所有的犯罪分子一網打盡。可是這樣的處置辦法有著嚴重的後果,會影響軍備製造的正常進行。
馮蕭依舊記得劉正的提醒——呂布的族人呂光歷練的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是時候升遷任用。王門的存在擋住了呂光的路,得有人充當清道夫角色。
如今順勢而為,馮蕭找不到拒絕的理由。放過王門就是瀆職,公平處置所有人,又會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進度。
王門說道:“你處置我的確是秉公執法,可是呂松上位,你的助力居功至偉。這樣一來,你就會被人為的劃歸軍部。這樣的站隊行為,你的風險很大。”
馮蕭嘆道:“人在官場,站隊是家常便飯。更何況你自己持身不正,我只能被動的選擇站隊了。”
馮蕭其實不想處置王門,可是反貪調查必須要出具處理結果。再加上呂松已經具備了上任的資格,王門退場的內幕已經敬敲定了。
王門堅持公平處理所有的貪腐人員,馮蕭立馬拒絕了。畢竟夠資格升遷的人並不多,打擊面擴大化之後,局勢乳沒有辦法掌控了。
馮蕭本來屬於內閣新銳,卻陰差陽錯的站到了軍方。
王門不服,堅持不肯認罪,還要求所有貪汙腐敗的人員陪綁。馮蕭該解釋的已經解釋了。各級官員通常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新人準備上位,就會有老一輩的人提前佈局,從而避免資源浪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馮蕭堅持處置王門,使得呂松成功上位。
王門聲嘶力竭的喊冤,馮蕭皆不予理會。
王門被抄家之後,調查組起獲了大量的金錢和物資。馮蕭立即將其中的2/3上繳,作為緊急狀況備用金。
馮蕭記住了劉正說的話——作為一方勢力,養貪官是一門技術活。
馮蕭當時不理解劉正的道理,於是就問道:“為什麼?”
劉正回答說:“財政收支,皆有定數。每分錢該花到哪裡,怎麼花都有著嚴格的章程。可是人生於天地之間,意外和變數卻難以捉摸。面對突發狀況,就需要拿出對策。在這種時候指望財政調配很不現實,唯有治貪才有橫財到手,才可以隨心所欲的支配。”
馮蕭懂了,養貪的意義,就在於關鍵時刻用得上。到了需要的時候,可信手拈來。
就像這回經過多方博弈,呂松上位已成定局。然而王門戀棧權位不肯讓步,就需要馮蕭迅速的出手搞定。
馮蕭的行動,歸根結底是為了把王門拉下馬。至於不處置其他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害怕打亂別人的佈置。
畢竟貪官的存在,其實就為部分人員看守位量。
馮蕭終於懂了,殺雞儆猴只需要一隻就足夠了。再加上大家的食量都很小,把所有的雞無論大小全部宰殺,不僅浪費資源,還會導致未來的一段時間沒有辦法吃雞。
王門失去了權位,貪墨的東西也變成了賑災備用金。馮蕭到清河大營彙報工作,受到了表彰和嘉獎。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