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和田橫一系,似乎擺明了只能活一個。也有可能兩個都能活,唯一的辦法就是雙方同時削弱到可以共存的地步。
就拿當前來說,樂山的承載能力為100艘帝級戰艦。呂布作為劉府頂尖戰將,掌握的帝級戰艦數量有100艘。田橫一系作為田府的支柱力量,同樣擁有100艘帝級戰艦。
經過資料化考量,樂山的總體承載力不會因為呂布和田橫的態度發生改變。然而兩家擠在樂山,200艘帝級戰艦絕對會涸澤而漁。
呂布和田橫都希望對方放手,畢竟其中一家退出,另一家都可以全員養活。
田橫哀求道:“呂將軍,田氏在這裡紮根無數年了,還請高抬貴手求放過。”
呂布嘆道:“府主安排我到這裡休養生息,樂山就是呂府的根基所在,我得為麾下的將士爭取生存空間,請恕我愛莫能助!”
呂布肩負著大軍的命運,不敢有絲毫的讓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橫同樣不敢帶著龐大的力量四處流浪,唯有在樂山抗爭到底。
呂布和田橫均有職責在身,樂山的承載能力有限,雙方都沒有妥協的餘地。
大戰起,呂布率軍與田橫對決,雙方淺嘗輒止的打了一次中等規模的戰役。
呂布以犧牲20艘帝級戰艦的力量,擊毀田橫40艘帝級戰艦。
兩家在樂山地區仍有140艘帝級戰艦,雖說削減了60艘,可是比起100艘的承載極限,依舊超出了40艘。雙方都有不得不拼命的理由,此刻妥協為時尚早。
田橫不是呂布的對手,乾脆孤注一擲的把剩下的60艘帝級戰艦送進戰場。
呂布無奈,為了降低損失,只得把80艘帝級戰艦拉上戰艦,將兵力優勢轉化為控場優勢。
一場混戰打得天昏地暗,戰鬥到關鍵時刻,呂布甚至親自出馬,重創田橫之後並斬將奪旗。
戰鬥結束,呂布僅利弊30艘帝級戰艦。田橫更慘,僅有10艘帝級戰艦。
這一場大戰,雙方打出了同等規模的戰損。
田橫無力再戰,呂布也後繼無力。雙方再次展開談判,就樂山的歸屬權進行友好磋商。
田橫拖著受傷的身體跟呂布斤斤計較,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呂布主宰樂山,獲得80%的控制權。至於田橫,攜剩餘力量加盟劉府,獲取20%的樂山。
訊息傳到平原之後,朱雀忍不住的問道:“府主,既然都已經開打了,為什麼不除惡務盡,反而給了田橫一線生機?”
劉正意味深長的說道:“樂山的承載力為100艘帝級戰艦,呂布和田橫的初始力量累計為200艘。全部養活樂山不堪重負,唯有用戰爭手段達成減員。兩場大戰過後,雙方帝級戰艦的總量銳減,僅有50艘碩果僅存。這是樂山極度虛弱的時刻,想要守住基本盤,唯有抱團取暖一條路可走。換個角度考慮,田橫更願意為樂山拼命,這才是劉府決定接納田橫殘部的根本原因。”
劉正的話令朱雀陷入了沉思。劉府藉助呂布的拼殺控局,又利用田橫對樂山的感情達到平衡戰略。
呂布損失慘重,更有死仇田橫牽制,再無挑戰劉正權威的能力。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