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劉府主力退守合肥,使得陳慶之兵不血刃的攻佔了盱眙。
陳慶之為了積攢攻打合肥的力量,一面向陳登催糧,一面就地徵召合適的青壯補充戰損。
劉正收到陳府糧船離開安慶的訊息,直接轉給了居巢的李靖。
李靖率部出擊,搶在陳慶之的接應部隊抵達之前發起總攻,將所有的糧船付之一炬。
陳慶之率部趕到的時候,所有的糧草都已經燒光了。
陳府大軍失去糧草補充,形勢相當的嚴峻。陳慶之不想放棄攻打合肥的計劃,只得重新向陳府請求糧草補給。
陳登得知糧草被燒,心情非常的沉重。陳慶之不依不饒的催運糧草,似乎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了陳府。陳府眾人原本對陳慶之寄予厚望,結果卻事與願違。
陳登依舊打算栽培陳慶之,於是就用親筆信告訴陳慶之:陳府已經有相應批次的糧草出庫了,不再虧欠前線將士。至於因故未能獲取糧草補給,錯不在陳府,就沒有必要再發一次。
陳登並沒有斷絕前線的希望,而是提出了糧草補給可以增發,陳慶之必須要拿攻克陳府作為回報。
陳慶之無法打包票,就以糧草短缺為由拒絕出征。催徵糧草的告急信卻是一封接著一封的進了陳登的書房。
陳登很無奈,陳慶之不肯開拔,賴在盱眙港拼命的索要糧草。陳府的家底實在是薄弱至極,根本就沒有能力長期供給坐吃山空的主力大軍。
就這樣,陳登對陳慶之無力控制水路很失望,為了避免損失,乾脆拒絕給前線補充糧草。
陳慶之失去糧草補給,盱眙大軍陷入了絕境,為了避免大軍崩潰,他只能打著陳府的旗號縱兵搶糧。
訊息傳到廣陵之後,陳登派特使到盱眙問責陳慶之,並且三令五申強調紀律,不許正規軍以任何的名義劫掠百姓。
陳慶之當眾表示願意服從陳登的指示,只不過軍需得由陳府負責供給。
特使沒有陳登的授權,當然不能信口開河。再加上身負使命,就只能不近人情的強調紀律。至於前線大軍的死活,特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無能為力了。
陳慶之無奈,只得以裁軍的名義讓1/3的前線大軍退役,又不準備強力的安置計劃。失去生計的將士為了生存,紛紛落草為寇。如此一來,盱眙的陳府大軍就有1/3的兵力解決了糧草補給。
盱眙世家為了自保,紛紛出資向陳慶之購買護身符。
盱眙出現了土匪,陳慶之只能義不容辭的組織大軍剿匪。在賺取佣金的同時,還可以趁機整合本地世家。
不到兩年,陳慶之所部完全自給自足,雖說其間陳府為了避免盱眙大軍集體背叛,有過幾次運送糧草的嘗試,可是有居巢的李靖攔截,糧草都化成灰被江風給帶走了。
這樣一來,陳府的糧草到不了前線,也就意味著盱眙的陳府大軍已經擺脫了鉗制。
陳慶之倒是願意承認陳府的主導地位,可是自給自足的盱眙駐軍對陳府的忠誠度直接清零。
盱眙的陳府大軍處境尷尬,再加上劉府大軍蝸居合肥,並沒有主動出擊,這就造成了陳慶之暗投劉府的小道訊息。
流言蜚語傳到廣陵,陳登的心亂了。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