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接到固守白虎關的命令之後,並沒有知會李廣。
直到李广部接手關防和物資倉庫,郭淮才以徵集糧草的名義退出白虎關。
劉正和趙雲從青龍關出發,馬雲祿和諸葛亮從朱雀關方向進軍,大軍雲集白虎關。
李廣堅持不退。
白虎關血戰三天,郭淮部並沒有按照約定接防。
副將李泰氣喘吁吁的登上城頭,義憤填膺的喊道:“將軍,郭淮那混蛋帶著人跑了,咱們怎麼辦?”
李廣嘆道:“華夏大軍就在外面,我知道兄弟們很累,可白虎關是晉國大軍的後背,唯有堅持到底。”
李泰聞言,一股揮之不去的悲傷湧上心頭。他不敢認命,也不能讓李廣認命,於是就佯裝奉命走到近前,一拳砸在了李廣的後脖子上。
李廣激戰多時,體力早就已經達到了極限。被李泰這麼一攻擊,僅剩的體力就無可奈何的轉化成防禦力消耗乾淨。
李泰把脫力昏迷的李廣交給親衛隊長,平靜的吩咐說:“送將軍回洛陽城。”
李廣被帶走之後,李泰說道:“這裡是白虎關,也是李氏的榮耀之地。”
白虎關外,華夏大軍的火把照亮了方圓百里。
天亮之後,劉正望著白虎關上的紅雲,大聲說道:“華夏之志,拓土開疆;字正腔圓,天地之綱。用我們手中的戰刀,把華夏文明發揚光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賓,莫非王臣。戰!戰!戰!”
隨著劉正的一聲令下,趙雲率部作為先鋒,大軍迅速的靠上城牆,蟻附攻城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李泰站在城頭,望著城牆上密密麻麻的人口,大聲吩咐說:“無節制守禦狀態,預備隊立即上城協防。”
一名校尉勸諫說:“將軍,這樣的打法,咱們撐不了一天。”
李泰指著城牆上潮水一般的攻勢,理直氣壯的反駁說:“扛不住這一波,咱們就沒有以後了。”
校尉只得執行命令,放開守城物資的使用限制。
趙雲單手擎住雲梯,龍膽亮銀槍插入牆磚的溝縫裡。雙腳離開雲梯懸空,身體的重量迫使筆直的槍桿變成了弓背狀態。
趙雲趁機使出千斤墜,龍膽亮銀槍的彎曲達到極致之後,良好的韌性生出了強大的反彈之力。
趙雲把時機拿捏得恰到好處,在反彈之力生成的瞬間,給自己加持了輕身狀態。
反彈之力不受節制,直接把趙雲送到了雲梯的頂端。
一名晉軍校尉恰好張弓搭箭準備盲射,還沒有完成蓄力,倉促之前鬆了手。
箭矢射向趙雲的心口,撞在護心鏡上面,發出了清脆的聲響。
只可惜力道不足,並沒有撼動立足未穩的趙雲。
晉軍校尉棄弓換刀,快步上前堵漏。
趙雲踩在牆垛上,借力探出龍膽亮銀槍。
槍尖恰到好處的刺入了晉軍校尉的咽喉,強大的力道令龍膽亮銀槍穿透而出,將晉軍校尉推倒之後,釘在了牆磚上面。
趙雲弓步後仰,龍膽亮銀槍帶起一條血線,繞出了一道弧線。
李泰見狀,立即攔截趙雲。
趙雲望著負隅頑抗的李泰,龍膽亮銀槍再次繪出了一朵紅花。
李泰雙目失神,手中的戰刀插入地下,撐著身體不倒。
趙雲用龍膽亮銀槍挑起李泰,朝著負隅頑抗的晉軍殘部吼道:“李泰已死,降者不殺!”
晉軍殘部的鬥志瞬間瓦解,城頭上響起了兵器碰撞的聲音。
華夏大軍再克白虎關,諸葛亮手持封神榜進入城關的時候,天地間祥雲湧動,宣告四象陣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