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和狗盜花錢免災的計劃失敗之後,再想融入賓客群體純粹是天方夜譚。
雞鳴走投無路,提議說道:“不如咱們去找主上,做孤臣。”
狗盜嘆道:“對咱們這樣的人來說,做孤臣就是自尋死路。咱們的價值太低了,根本就沒有做孤臣的條件。但凡有風吹草動,主上舍棄咱們就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至於其他主流賓客群體,拍手稱快也能收穫嫉惡如仇的好名聲。”
雞鳴聽了狗盜的話,頓時就有些絕望了。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做孤臣就相當於把身家性命送給孟嘗君,對方不僅可以肆無忌憚的揮霍,還不用擔心有什麼後遺症。
狗盜也打心眼裡覺得,繼續跟著孟嘗君不僅前途未卜,還有可能成為棄子,最後遺臭萬年。
兩人在孟嘗君的賓客團體中沒有根基,產生背叛的想法也只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情。
雞鳴和狗盜秘密謀劃,孟嘗君作為第二陣的主持人,當然瞭若指掌。
孟嘗君找來馮歡,把雞鳴和狗盜的小心思直言相告。
馮歡聽完之後,沉吟許久,然後才問道:“主上以為殘破的九曲黃河大陣,可以阻擋華夏諸軍的兵鋒嗎?即便是九曲黃河大陣可以力挽狂瀾,堅守第二陣的咱們,有把握全身而退嗎?”
馮歡兩問,令孟嘗君如墜冰窟。
孟嘗君沉默了許久,還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只能強詞奪理的辯解說:“咱們既入晉軍陣營,當抱定不畏犧牲之決心和勇氣,不求畫像於凌煙閣,但求無愧於天地良心,洪荒大眾。”
馮歡苦笑道:“主上切莫太天真了,若是咱們殞落,即便是晉國最終獲勝,到最後也只會給咱們虛名榮耀,繼而理直氣壯的奴役咱們的家人,分割咱們的財產和田地。”
孟嘗君一聽到這樣的話,就覺得頭痛欲裂,他乾脆不再動腦,直接問道:“以你之見,咱們應該如何應對這場劫難?”
馮歡趁機提出了狡兔三窟的辦法,也就是對雞鳴和狗盜的小動作不予理睬,聽之任之。
與此同時,對姜子牙的命令不折不扣的執行。這樣兩頭下注,無論如何都不至於全軍覆沒。
對於孟嘗君手下的主流賓客團體,馮歡決定把雞鳴和狗盜的部分計劃透露給對方。
孟嘗君很是不解,於是就問道:“主流賓客群體一直以來都是咱們的得力干將,你就不怕他們把雞鳴和狗盜虐成渣嗎?”
馮歡一本正經的回答說:“主上切不可婦人之仁,對於準備狡兔三窟的咱們來說,主流賓客群體的存在價值,就是替咱們打造忠勇無雙的形象。主流賓客群體犧牲越大,後人對咱們的評價就會越高。然而雞鳴和狗盜的小動作,才是咱們保命的希望。如此雙管齊下,即便是咱們背主求榮,有主流賓客群體的貢獻做護身符,其他人也只會認定咱們的改弦易轍,不是咱們不忠,而是司馬氏爛泥扶不上牆。至於咱們的背叛行為,亦可以叫做良禽擇木而棲。”
馮歡這麼一解釋,孟嘗君就聽明白了。
雞鳴和狗盜打算與呂布聯絡,馮歡不會制止,同樣也建議孟嘗君不干涉。
然而孟嘗君養士三千,其中的主流賓客群體,肯定不是雞鳴狗盜之徒,而是身懷正氣的豪傑。可是主流賓客群體的正氣,會堵死孟嘗君的退路。
特別是封神之役形勢明朗,晉軍已經到了依靠九曲黃河大陣苟延殘喘的地步。主流賓客群體在這個時候發揮從一而終的精神,與孟嘗君的根本利益相悖。
在這種情況下,孟嘗君想要改弦易轍,主流賓客群體的存在反而成了絆腳石。
馮歡深知,盛世的忠臣,肯定會獲得重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是信手拈來。可是到了亂世,忠臣的一根筋只會拖著所有人一起油盡燈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或許是一種大無畏精神,可是這樣的忠臣,結局都會特別的悽慘。
孟嘗君想要投奔華夏陣營,首先要擺脫的力量,不是姜子牙安排的掣肘,而是手下強大的主流賓客群體。
孟嘗君問道:“為什麼我倚重的主流賓客團體,反而會對我的改弦易轍形成掣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