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若蘭是經過禹鼎封冊的才人,劉正給了她兩個選擇。
其一就是按部就班的跟隨劉正歷練一段時間,然後再根據考核成績任命職務。
其二就是大秦帝國給編制,蘭陵蕭氏出資組建軍隊,蕭若蘭直接升任統帥,可以儘快展開計劃。
劉正把選擇的權利交給蕭若蘭,把這次編制新軍的嘗試,當成對七望的一次試探。
五姓與司馬懿同流合汙,讓劉正對世家信心不足。蕭若蘭的選擇,將決定大秦帝國對七望的倚重程度和扶持力度。
蕭若蘭果然沒有讓劉正失望,直接選擇了要編制。同時還從造化研究中心引進了龍魂生產線。至於七望的利益分配,蘭陵蕭氏和扶風馬氏各佔3萬編制,剩下的五家各佔2萬編制。
這樣一來,蕭若蘭麾下的大軍達到了16萬,還存在著4萬編制的缺口。
蕭若蘭把空缺的編制交給劉正安排,劉正立即抽調4萬精英協助七望完成訓練。
至於統帥這4萬秦軍的主將,就是歷練結束的劉龍溪。
蕭若蘭把訊息發回蘭陵蕭氏之後,七望紛紛表示贊同,並把相應的人員和物資送到稀泥港。
由於新軍的主導力量為蘭陵蕭氏,劉正直接賜名蘭陵軍,主帥蕭若蘭,副帥劉龍溪,後世又稱之蕭劉軍團。編號003,又有別稱第三軍團。
藉著蕭劉軍團成軍的契機,劉正更是將其他部隊進行編組。趙雲和呂布的部隊合而為一,授權趙呂軍團,趙雲任主帥,呂布任副帥。編號002,遂稱第二軍團。
林小妖和華元,將兩軍合併之後組建林華軍團,林小妖任主帥,華元任副帥。軍團編號001,是為第一軍團。
劉正直接引入九品軍銜制再融合現代軍階制度。直接將三大軍團的主帥定為正三品少將,副帥定為從三品少將。
至於沙騎士兵學校的總教官韓信,也破格提拔為從二品中將,是為秦軍第一位中將。
軍團編組完成之後,劉正命令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聯合作戰,繼續執行屠狼計劃。
至於蕭若蘭的第三軍團,則拉到沙騎士兵學校進行集訓,兩位軍事主官,則進入造化武院接受系統的教育。
秦軍內部力量重新洗牌,七望作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隆重登場。這樣的歷史大勢,就連劉正都沒有辦法抑制。蕭若蘭一入仕就獨領一軍,成了帝國少將級別的軍事統帥,這不是因為她的個人實力有多強悍,而是帝國對七望整體實力的認可。
在談到七望崛起的原始過程的時候,劉正問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在外面結交新朋友的時候,聽到同一個姓氏的人自我介紹,會很快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若是不同的姓氏,哪怕對方是親兄弟,都會區別對待?至於以後會有多少交情,那是日久見人心。只不過相同姓氏之間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建交。”
林小妖問道:“陛下,你的意思是說五姓七望的發展壯大,其實是利用了血脈關係催生的同姓相吸原理嗎?”
劉正回答說:“世人皆以傳承姓氏為榮,大家都會情不自禁的認定同一個姓氏,同一個祖宗。這是一種無法人為控制的感情靠攏和真情凝聚。”
林小妖問道:“陛下,若是帝國想要分化七望,有什麼辦法嗎?”
劉正平靜的回答說:“新生世家擁有傳承核心之後,就會情不自禁透過賜姓的方式壯大家族。五姓七望的壯大,基本上都是透過賜姓的手段凝聚一時人傑,傳承到後面,大家都習慣了尊貴的姓氏,至於本來姓什麼,基本上沒有人會在意,這就是世家傳承中至關重要的姓氏認同。”
劉正講到這裡的時候,順便談到了化解七望尾大不掉的辦法,那就是大力推崇隨母姓。
劉正以蘭陵蕭氏和扶風馬氏聯姻為例。蕭氏女嫁到馬氏,再推廣隨母姓。那麼扶風馬氏,肯定不會把姓蕭的那個孩子當成傳承祖業的首選,甚至有可能直接剝奪繼承祖業的資格。
或許有人會說,姓蕭的那個孩子向蘭陵蕭氏靠攏不就可以了嗎?事實上這樣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蘭陵蕭氏作為七望,姓氏宗族的力量非同小可,扶風馬氏的孩子,即便是姓蕭,又不是蘭陵蕭氏賜姓認可的存在,想要入蘭陵蕭氏宗譜,那就只能降等為賜姓僕從的身份。
那麼問題就來了,兩望聯姻,基本上就是門當戶對,可是隨母姓的孩子得不到父族的認可,回到母族又會降等,類似於僕從之流的存在,更上不了宗譜。
這樣一來,隨母姓的孩子肯定無法融入母族,自取其辱。在得不到父族認可的情況下,那就只能另起爐灶重新開創新家族。
只要堅持數百年,只要多出美女的蘭陵蕭氏多出一批同姓競爭對手,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七望的團結。
而帝國方面,只需要丟擲一個隨母姓的引子,就不再投入,只需要坐等事件發酵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