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楷不再掙扎,直接以公孫瓚中軍特使的身份,支援田豫放下武器,向秦軍投降。
田豫部早就被打得沒了鬥志,現在有中軍特使背書,所有人的面子都好看了一點,投降的決議沒有絲毫的波折就透過了。
與田豫部截然不同的選擇,便是觀察員馬旦。
馬旦不僅殘殺了有意投降的前線將領,還以中軍特使的身份取而代之。
馬旦掌控部隊之後,立即要求將士們放棄騎戰,並依託地勢修築防禦工事,打算負隅頑抗到底。至於戰馬,直接被當成食物儲備斬殺殆盡。
沒有馬匹,就相當於斷了逃生之路。
眾將士雖對馬旦的決定頗有微詞,卻也有一種特殊的敬佩。
畢竟第一匹被殺的戰馬,就是馬旦自己的。這可是收攏軍心的大殺器,將士們面對這樣的統帥,即便是無法心悅誠服,卻也願意執行命令。
馬旦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執行,僅用了半天時間,就修出了七道防線。
馬旦親自頂在第一道防線,成功的打退了西江月的第一次進攻。
淺嘗輒止的成功,讓馬旦誤以為秦軍戰鬥力低下,於是就有了負隅頑抗到底的戰役。
西江月攻了10天,才攻破了馬旦的第一道防線。這讓後方的劉正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命令部隊朝馬旦盤踞的界橋集結。
原本溝通兩岸的石橋,已經被馬旦拆除。
磐河自帶的禁航屬性生效,秦軍的戰艦沒有辦法下水。
馬旦又在第二道防線佈置了禁空領域,使得秦軍的飛行能力成了擺設。
唯一的陸地通行功能,也被斷裂的界橋打消了。
秦軍無法透過磐河,進軍幽州的計劃就擱淺了。雖有樂陵控制在手,可界橋的糧道才是大戰的勝負手。
劉正讓降將田楷喊話招降,卻被馬旦指著鼻子罵完祖宗十八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楷勸降馬旦不成,反而被尖酸刻薄的罵聲氣暈了。
田豫生氣了,直接放棄了不與幽州軍交手的承諾,主動當嚮導,引領白起走小路渡過磐河,從背後對馬旦的陣地展開進攻。
白起對馬旦的能力頗為欣賞,於是就下令活捉。
解除了禁制之後,白起利用空中建築技術,將界橋修復並升級改版。
過了界橋,樂陵就成了秦軍的後勤重地。
白起把五花大綁的馬旦送到了指揮中樞。
趙雲親自勸降,卻被拒絕。
劉正惜才,見過馬旦之後就命人帶下去軟禁。
怎料馬旦不願忍受軟禁之恥,居然成功的咬舌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