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昭的主持之下,劉正只得批准了打造精銳之師的計劃。關於陳到的任用,也就這樣安排了。
龍魂新軍的編制只有500人,每一名戰鬥成員的實力都是斷念境,都是踏步可移山倒海,伸手可摘星換月。
1000億龍魂軍中,經過層層選拔,到最後卻只有400人入選,剩下的缺口,陳到自告奮勇拿出50人,張昭也不甘示弱的將編制補全。
新軍編制完成,就被帶到了專業的訓練場。
第一場訓練,就是傳說中的愚公移山。移山的速度要快,動作要漂亮,還有就是開山碎石的規格不能出現任何的偏差。
陳到作為統帥,是整支隊伍主要的戰力輸出。
訓練場中出現一座大型城池,按照常規黃金城池以1:1的比例進行打造。
這樣的訓練城池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擁有無限復原功能。只不過復原的難易程度,直接與城池的建設值掛鉤。
張昭承諾的資源到位之後,陳到的攻城演練就展開了。
500人分成五個小隊,以錐形陣凝聚出衝城槌撞擊城門。由於力道把握出現了偏差,直接導致衝城槌撞在了堅固的門柱上。巨大的反震之力將編制崩碎,主持陣法的陳到也受到了反噬。
這是一次失敗的演練,巨大的攻城槌居然沒有破防。
緊接著,陳到又開始調整隊形,第二波攻勢很快就組織完畢,蓄勢待發。
道具城池的受損有限,只用了10分鐘就恢復到了完全狀態。陳到立即出手。這回倒是撞對了地方,只是城門受損,整座城池壓抑多時的能量頓時就狂暴起來了,直接把破損的部位當成了渲洩口,能量肆虐又加劇了城門的損耗速度。
陳到的進攻節奏雜亂無章,到最後居迷路了。城門位置的較量,已經轉變成了實力角逐的戰場。
張昭指著備用的恢復材料,熱情洋溢的介紹洗:“這是張氏祖傳的配方,修復狀果為97%。”
劉正問道:“這97%的資料是怎麼弄出來的呢?”
張昭回答說:“像這種道具城池,都會有一定的使用次數限制。至於這修復效果,也就是修復完成之後,道具城池的極限使同次數。”
陳到終於攻破了城池,讓道具城池產生了不可修復的特殊狀態。
500人兵分數路,對城中所有的戰鬥目標進行有序清除。
每拆除一座建築,編隊就拿到了相應的訓練積分。
突然,行軍路上出現了一幢民居,那是一所袖珍幼兒園。
陳到並沒有碾壓式拆除,而是分兵繞過。
苟元問道:“張先生可否解釋一下,生活讓步於戰爭的鐵律,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卻形同虛設?”
張昭只好解釋說:“任何的法律條文,都沒有辦法忽視以活人為本的核心規則。每一場戰役,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摧毀民居。”
新編軍隊似乎做不到如臂指使,其中一個小隊由於速度太快,來不及穩住身形;再加上後邊搶食的同伴接踵而至,在背後狠狠地推了一把。結果就造成了前面那個小隊砸在了民居的外牆上。
外牆像是豆腐一般脆弱,稀里嘩啦的碎了一地。
民居受損,新居的訓練積分直接被扣掉了50分。
劉正問道:“想不到洪荒大陸的傳統訓練模式也是這般以人為本,只是這樣的扣分能夠真正起到作用嗎?”
張昭回答說:“攻城戰損毀民居,肯定會導致扣分。倘若在一次訓練中出現三次損毀禁損建築的失誤,就會判定訓練失敗,成績不合格。”
劉正還在消化張昭傳達的訊息,身後觀戰的西江月卻問道:“張大人,你可以把禁損建築介紹一下嗎?”
張昭沒有拒絕,直介面若懸河的介紹了起來。
排在第一位的禁損建築,就是無處不在的民居。
在洪荒大陸,民居就是人口統計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大多數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從鄰國搶掠土地和人口。由於恢復重建需要民居作為支撐點。因而在攻城演練的時候,保護民居不被拆除就成了重要的戰爭規則之一。
保護民居就是接納人口唯一的保障,只有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讓參加訓練的人產生一種主動保護民居的戰鬥本能。
第二類禁損建築,就是學校和醫院,這是希望和薪火傳承的兩大核心,也是人心向背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