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倚老賣老,直接吼道:“上將軍,那你說說現在應該怎麼辦?”
“跟秦軍拼了!”趙括斬釘截鐵地說道。
“哪個方向?”樂毅問道。
“丹水河谷,只要速度夠快,趙軍就有一線生機。”趙括說道。
趙軍一分為二,由廉頗帶領2000趙軍阻擊白起,趙括帶著剩下的人強行攻擊丹水河谷。
王翦望著飛蛾撲火的趙軍,忍不住的嘆道:“西帝,趙軍忠勇,令人側目!”
劉正卻道:“趙括此戰不死,必將大有作為。只可惜天命絕趙,他已經沒有機會了。我作為西帝,就親自送他一程。英雄末路,可敬可嘆。大秦鐵騎,隨我出擊。”
劉正帶著1000大秦鐵騎,勢如破竹地殺到趙括面前。
趙括奮起餘勇,與劉正鬥了起來。
通元仙槍穿透了趙括的胸膛,他卻用盡最後的力氣喊道:“眾軍聽令:放下武器,投降!”
趙括氣絕身亡,劉正仰望長天,竟無語凝噎。
趙括戰死,趙軍退回大營。
廉頗和樂毅面面相覷,最後垂頭喪氣的點了點頭。
趙軍放下武器投降,白起連夜趕到了丹水河谷。
“武安君,3000趙軍,應該如何處置?”劉正問道。
“西帝,趙軍精銳都是俠帝,除了編入秦軍之外,別無他法!”白起鄭重其事地說道。
“可是以秦國當前的實力,養6000俠帝都已經很勉強了。更何況十大俠聖的名額已經定了,再加人擠掉誰都不合適。也就是說咱們不能收留趙軍,要不把人放了?”劉正問道。
“西帝,趙軍經歷這一仗之後,肯定會琢磨出一套全新的戰術。倘若趙軍憑藉著速度和續航能力對秦國北線持續騷擾,秦軍就該疲於奔命了。”白起苦口婆心地說道。
“那你認為應該怎麼做?”劉正問道。
“消滅趙軍的有生力量!”白起說道。
“殺降不祥!”劉正說道。
“我也不想殺,可是秦軍沒有多餘的位置安置俘虜,就只能忍痛割愛了。”白起嘆息道。
“廉頗和樂毅都是天下名將,他們可不能死。”劉正說道。
“我會命人把他們送回趙國。”白起說道。
“為什麼不留下來?”劉正問道。
“咱們都已經決定殺俘了,留著廉頗和樂毅會很麻煩。”白起說道。
“送回趙國就沒有問題嗎?”劉正問道。
“趙王可不是大度的人,廉頗和樂毅回去之後肯定會坐冷板凳,兩個失意的將軍,自然就沒有心思替被殺的趙軍俘虜討回公道了。”白起解釋說。
劉正被白起說服了,決定殺死俘虜。
劉正深知秦國實力有限,沒有能力安置俘虜,就只能把事情交給白起解決。
白起滅殺了趙國輕騎,製造了震驚天下的殺俘事件。
劉正帶領秦軍趁著趙國人心惶惶之際攻克了上黨,擒斬了上黨太守馮亭,並將首級送到了新鄭。
秦軍兵鋒直指邯鄲,意圖滅亡趙國。
大軍進入趙國實際掌控的土地之後,劉正終於見識到了眾志成城的威力。
趙國全民皆兵,秦軍陷入了戰爭的泥淖。
白起勸諫說:“西帝,趙國輕騎雖然說全軍覆沒了,但是卻讓秦軍跟著傷筋動骨。繼續拼消耗對秦國不利,畢竟其他五國已經休養生息多時了。”
白起的話言之鑿鑿,然而此刻的劉正已經被巨大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整個人都已經飄了。
劉正不以為然的說道:“武安軍放心,秦軍已經接近邯鄲了,其他五國肯定沒有膽量插手。”
“西帝,此一時,彼一時。秦軍擊敗趙軍,其他五國或許可以坐山觀虎鬥。可是現在執行滅趙戰略,就是在踐踏五國的底線,秦軍必將遭遇反噬。”白起心急如焚地說道。
“不用說了,即便是這回不能打下邯鄲,也要迫使趙王訂立城下之盟。”劉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