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帶著楚軍南歸,吳起和李牧也各回各國。
合縱盟約解散,七國重新恢復了互相征伐的態勢。
倒是樂毅,堅持帶領1000燕軍進攻即墨。
即墨彈丸之地,卻成了孫臏的個人秀。
回到函谷關的西帝劉正,可不想齊國滅亡,於是就暗中藉助商旅之力支援即墨抗燕。
劉正支援田單的舉動,倒是一招神來之筆。原本對西帝的招攬不屑一顧的俘虜,直接歸心。
西帝的義舉傳遍天下之後,很多不得志的俠帝紛紛前往函谷關。
秦國大興,可引起了魏國的警惕。
魏國上將軍吳起,以狸貓換太子的方式集結了2000魏武卒,以閃電戰的方式奔襲函谷關。
大秦鐵騎剛剛擴編為2000人,還沒有形成戰鬥力,就被吳起帶著魏武卒進攻。
函谷關僅僅堅持了三天,就敗退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秦鐵騎退回咸陽,好在沒有人手損失,倒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吳起擊敗了西帝,聲望如日中天。
秦國上下如喪考妣,劉正也是無計可施。
丞相李斯獻計,命間諜在大梁城中散佈訊息。
魏王也知道吳起功高蓋主,生怕秦滅之後尾大不掉,於是就以賜婚吳起的名義把出征的魏武卒召回大梁城。
本來可以一鼓作氣攻破咸陽的吳起,卻只能遺憾的回軍。魏武卒上下根本就想不通。
吳起功敗垂成,回到大梁城就開始遷怒於龐涓。
“上將軍,樂毅滅齊十年,田單即墨孤城依舊堅挺。西帝的大秦鐵騎未損分毫。一旦魏武卒難以抽身,咱們的幾個鄰居估計都得咬上一口。”龐涓振振有詞地說道。
吳起正在氣頭上,對龐涓的狡辯行義,直接吼道:“豎子不足與謀!”
吳起的話傳到了魏王魏信的耳朵裡,就被定義成了居功自傲和狂悖。
魏信為了鉗制吳起,直接賜婚公主。
吳起心煩意亂,卻又遇上了刁蠻公主。兩人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當然不可能走到一起。
吳起仗著功勞,想要要挾魏信收回成命。
魏信本來就敏感,吳起連魏國皇族的身份都不在乎,肯定會期待更高的身份。
吳起想要當王,起家的班底可就只能是魏武卒了。
魏信可不想把家底拱手讓人,於是就藉口吳起拒婚,直接把魏武卒交給了龐涓。
吳起空有虛爵,再無實權。他已經被魏國權力中心給排斥了。
龐涓新官上任,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韓信當年在平原城的那次殺雞儆猴。
龐涓為了雪恥,直接把第一把火燒到了韓國。
吳起趁機提議出使楚國,勸說楚王一起攻打韓國,從而化解魏國多線作戰的窘境。
魏信本來就不想再看見吳起,於是就順水推舟。
吳起成為使節,又向魏信申請100魏武卒作為護衛。
魏信為了展示大度,直接調撥了100魏武卒給吳起,算是一筆和平分手的費用。
吳起望著一手締造的魏武卒,心中泛起了無數酸甜苦辣鹹。他再一次轉身望了高大的大梁城,然後就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南下楚國的道路。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