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青活著,卻失去了天下為公的赤子之心。
然而劉正的悲天憫人,卻成了乾坤尺利用的物件。
李丹青的守護之心,被乾坤尺毫不留情地吞噬了。他正在朝著行屍走肉轉化,有著變成器奴的趨勢。
劉正對抗乾坤尺的難度越來越大,每一個動作都舉步維艱。
李丹青漸漸地佔了上風,甚至影響到了整個戰場的態勢。
劉正似乎有些無能為力了,梨花槍也在乾坤尺的壓制之下節節敗退。
“為了勝利,你居然放棄了守護之心?”劉正問道。
“劉掌門,我是李氏道脈的人,也是道仙門的青年高手。哪怕是與你同歸於盡,我也不虧。南岸聯盟沒有了我,以道仙門的底蘊,依舊會是頂尖的五大仙門。要是你倒下了,通元門的強勢就只是曇花一現而已。這樣的兌子,道仙門虧得起,也拼得起。”李丹青信心十足地說道。
劉正考慮了很久,對於李丹青的說法非常的認同。
道仙門傳承久遠,九大道脈根深蒂固,獨擋一面的青年才俊更是不計其數。按照九大道脈的競爭程度,至少每一脈都有與李丹青比肩的人物。
也就是說道仙門除了一個李丹青,還有八個同等級別的青年才俊。換句話說就是損失一個青年才俊,還有八個。照樣可以撐起頂級仙門的架子,維護既得利益與地位。
然而通元門可就不一樣了,沒有劉正作為聯絡紐帶,結果肯定是分崩離析。五大禁地的天之驕女,肯定找不到繼續合作的理由。龍天嬌和天魔女之間,也不會一團和氣。
最關鍵的是通元門的核心力量由三部分組成。
以慕容飛和李瑤為首的追隨者勢力只會聽從劉正的調遣。
掌握通元錢莊的錢通神,也只相信劉正。
多情谷的多情書生和多情紅顏,也不會對其他人俯首帖耳。這樣算下來,一旦劉正被道仙門用李丹青兌掉,通元門也就名存實亡了。
李丹青的處境很尷尬,輕輕鬆鬆的贏了劉正,還得與其他人公平競爭。倘若搞不定,那就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
劉正很同情李丹青,畢竟重點培養和棄子之間,只有一線之隔。或許就是成功與失敗之間的身份轉換。
通元門沒有可以取劉正而代之的青年才俊;道仙門卻有多名與李丹青旗鼓相當的備選人才。這種不對稱戰鬥,才導致了雙方的心態不同。
劉正必須要活著,才能守住通元門;李丹青必須要拼命,才能獲得更上一層樓的資格。
態度決定奮鬥的姿勢,也是普通人崛起的必經之路。
李丹青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要拼命。當然了,他也可以選擇隨波逐流,道仙門完全有實力為他提供養尊處優的生活。
劉正可就不一樣了。他和通元門都沒有退路,不僅要戰勝對手,還得活著成功。否則的話,再大的勝利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劉正心想,或許這就是世家與平民之間的差距。世家人才眾多,用兌子的辦法清除平民中具有威脅的人才,這樣的做法價效比最高。
畢竟平民數量雖大,能站到世家高度的人才通常都是萬里挑一。也就是說一萬個平民之中,能夠威脅世家地位的人傑或許只有一個。只要不擇手段地兌掉,世家就可以對平民為所欲為了。實在兌不掉,還可以利用規則把擁有傑出人傑的平民提升成準世家。然後再讓一群準世家自相殘殺。
用平民中的人傑組成新勢力,然而再去對付平民。這就是世家的手腕。
平民中的人傑為了突破階層桎梏,不僅會心甘情願地替世家火中取栗,還會對提供機會的世家感恩戴德。
劉正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通元門崛起的經歷,忍不住的自嘲。想要突破階層桎梏,就得碾壓同級的人才。
也就是說平民的崛起,都是依靠欺壓自己人而獲得。
劉正的崛起,不僅踩掉了多情谷,還得繼續對五大禁地的天之驕子進行碾壓。
至於道仙門,佛門和鬼仙門,以通元門的實力,削弱一番倒還可以做到,真正的消滅那就是天方夜譚了。
劉正與李丹青的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只是劉正想通了其他關節之後,決定快速解決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