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鐘山沉迷於溜狗,對於探查肉林的興趣驟減。
進入肉林的人,基本上都有了收穫,只有龍天嬌,還在漫漫黃沙中尋尋覓覓。
劉正煉化窮奇之骨以後,繼續沿著沙丘砥礪前行。
在沙海的深處,埋藏著一具具妖獸的骨骸。
劉正拄著梨花槍,仔細地感受著周圍的氣息。
正在這個時候,龍天嬌跌跌撞撞地出現了。
狂風驟起,將入眼之處的黃沙紛紛捲走。一個規模宏大的沙坑出現了,裡面是一具不知埋藏了多少年的龍骨。
在龍骨上面,有著濃厚的歲月氣息。那沉重的氣勢,深深地牽動了龍天嬌的心。她情不自禁地凝視著龍骨,感同身受地散發出了一股悲涼的味道。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
天地之間,響起了直入靈魂的聲音。
龍天嬌似乎失去了自主意識,居然機械地走向了龍骨。
劉正原地不動,握緊梨花槍的手開始冒出了汗珠。汗珠的顏色似乎紅豔豔的,從手背上滾落之後,還殘留著淡淡的痕。
追逐了一輩子的道,在這一刻似乎前所未有的珍惜。
劉正望著龍骨上方的真龍虛影,平靜地說道:“道就是成全,成全的人越多,成就越大,境界越高。”
在這一刻,劉正終於明白了道的真諦。
天地有道則四時有序;四時有序則萬物有常;萬物有常則眾生有食;眾生有食則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則聖人出;聖人出則大同立。
聖人之道,不在於唯我,而在於唯他。成全一個人,會收穫一份感激;成全千萬人,會收穫數不清的信任與支援。
同時也是這種信任與支援,壯大了聖人推崇的道。
紅塵世界有道不同不相為謀,從而出現了大道三千,後又有殊途同歸,最終實現突破。
修道世界有自古正邪不兩立,然而正道前途光明,邪道也有一線生機。
最關鍵的時刻,正邪的力量都可以為天地所用。
劉正悟了道,守護之道。
回首往事,當年出現在樓桑村,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行走於華夏大地,聚兄弟,興義兵。
為了興漢大業,多少人前仆後繼,就是為了染紅那一面激勵人心的旗幟。
無論是黑山一帶的大戰,還是南陽宛城的硝煙,都讓劉正明白了守護的重要意義。
站得高了,才會明白普通人的安寧都是修道者用命換的。
或許紅塵世界的人已經習慣了被人保護的感覺,從而忘記了抗爭的重要意義。
即便是偶爾有人學會了抗爭,他們要麼倒在抗爭的途中,要麼主動離開紅塵世界,前往修道世界。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可是有的前浪攪拌著海沙,從而打造了堅固的堤壩,堅持與後浪做鬥爭。
衝上海灘的後浪,都會在筋疲力盡之後化身為前浪,團結一致地近接新的後浪。
劉正望著眼前的真龍虛影,認真地說道:“守護,永無止境!哪怕是身死道消,依舊不改其志。”
真龍的憂傷,或許沒有人懂。只不過劉正的經歷,恰好可以佐證某些東西。
英雄流了血,他的家人註定了會跟著流淚。生活的苦,依舊會不折不扣地跟隨著。
劉正習慣了太多的無奈,紅塵世界的天花板,讓多少有識之士粉身碎骨呀!
眼前的一幕,讓劉正感覺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龍骨的憂傷與無奈,似乎揭露了修道世界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