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長,有必要這麼著急嗎?”六號隊員問道。
“巴掌大的地方撒了5萬人,這簡直不給人鑽空子的機會。”劉正嘆息道。
青龍戰隊的人想要在5萬人的密集搜尋中完成潛伏,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劉正自從進入叢林之後,就把梨花狀變成了短刃狀態。
畢竟在叢林中使用長兵器,受到的約束和干擾絕對會影響個人實力的發揮。
六號隊員倒是拿著一把不到二尺的開山刀。只不過在戰鬥的時候總感覺有些不協調。
在叢林中戰鬥,武器的重量很關鍵。
畢竟腳底下的環境比較複雜,人自身的重量將會直接決定戰鬥力的發揮。
象國大軍,基本上都是配備吹箭和小刀。至於身上穿的,都是極其輕便的皮甲。
劉正的兵主甲冑已經升級了,達到了失重狀態。穿在身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重量。
劉正抬起腳,小心翼翼地落在了一根小指粗的小樹條上。
小樹條受到重力壓迫,緩緩的向地面靠攏。由於角度的原因,一旦小樹條不堪重負,就會發生斷裂。
六號隊號忍不住的問道:“隊長,走個路也要這麼小心翼翼地自己嚇自己嗎?”
“不能大意。人們都說細節決定成敗,我覺得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叢林之中,想要掩藏行蹤可是有學問的。就像這根小樹條,一旦受到重力的壓迫,就會本能的自動調節並恢復原狀。倘若受到的重力超過一定的數字,就會導致調節恢復的時間延長。甚至造成永久的傷害,再也無法復原。”劉正解釋說。
劉正深知一個道理,叢林中亂七八糟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倘若不在細節上下功夫,就有可能露出破綻。
劉正的腳在不斷地嘗試著,爭取可以得出小樹條安全受力的重要資料。
從節約道元的角度,精準的資料對於叢林作戰很關鍵。
特別是青龍戰隊這種小規模滲透潛入,更需要做到來無影,去無蹤。
其實在劉正看來,想要在叢林中實現潛伏,就是要在行動的過程中比敵方更加的精細。
小樹條受力彎曲,眼看就要接觸地面了。突然發出一聲脆響,折了。
劉正忙取出機關沙盤,將具體的資料錄入。
十分鐘後,機關沙盤計算出了小樹條的無害受力資料,並提供了安全受力範圍。
劉正收回腳,整個腳底與腐葉之間距離0.1毫米。看似他是步行,其實就是一種肉眼難以分辨的飛。
當然了,這樣的行走,既不會破壞腐葉表層的受力結構,還可以省力。
六號隊員又領教了一回,對叢林行走的技巧也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
劉正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讓六號隊員迅速的掌握叢林移動技巧。
其實在叢林行走,要麼就是細心,做到絕對的無影無蹤。要麼就是不在乎暴露行蹤,以更多的痕跡來迷惑敵人,從而達到自保的目的。
六號隊員努力了很久,都沒有辦法完成訓練。
劉正沒有辦法,只能以破壞的方式展開行動。
畢竟叢林中容易留下線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這樣一來,故意的把水攪渾,其實更容易潛伏。
劉正的教學時間只有不到三分鐘,象國搜尋隊的動靜又出現了。
六號隊員沒有找到合適的潛伏陣地,於是就用打草驚蛇的辦法吸引象國軍人的注意力。
這樣一來,由蛛絲馬跡轉變成大張旗鼓之後,負責偵察的人可就頭痛了。
畢竟偵察行動最核心的能力不僅需要細緻入微的觀察力,還需要有的放矢的分析。
智慧和觀察同等重要,找到線索只是敲門磚,真正的技術則是分析總結。
劉正憑藉著機關沙盤的分析計算,很快就找到了無痕行動的核心技術。
就是借力行走的時候,千萬不要超過移動區域的無損受力極限。
只有在行動的時候達到了隱秘的效果,才能在不驚動敵人的前提下快速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