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的話,讓慕容飛明白了一個道理——每一個幹實事的人,要麼在事情完成之後功成身退,要麼戀棧權位到身敗名裂。
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也沒有公平和道理可言。
慕容飛總算是明白了。
第二天就輪到劉正戰鬥了,依舊是一人敵萬。
只不過那些人的實力,都達到了尋門境2000萬步。
戰鬥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萬人成軍,可是以整建制對抗劉正。這可不是一盤散沙式的戰鬥模式,而是以陣法配合為主的協作模式。
劉正見狀,也使出了靈魂十方陣,把防禦工作做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
然而訓練的目標,並不是扛住萬人的攻擊,而是斬滅敵軍,透過考核。
瑤池訓練營的殘酷,是用無數人生命鑄就的威名。
劉正面臨的挑戰難度,已經被李瑤人為地調整到了地獄級別。
萬人大軍不僅可以結陣而戰,還擁有團體技能。
劉正先試探性的出了三招,都被對手用陣法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各個擊破的想法,經過實戰檢驗之後,直接宣告失敗了。
禍不單行的情況隨之而來,劉正發現戰場的重力突然加倍,整個人移動的時候,總感覺像是揹負著一座大山。
梨花槍快速出擊,空氣的阻力讓出槍的速度急劇下滑。
劉正判斷失誤,梨花槍沒有按照既定的軌跡格擋。乘虛而入的一招就只能咬緊牙關硬扛了。
身上的兵主甲冑,受到巨力的打擊,耐久瞬間清零,防禦力也就跟著消失。
劉正無奈,只得將承受的力量向下轉移。
凌紅雖有準備,卻也被迫跪了。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凌紅的馬失前蹄,倒是讓劉正避開了接踵而至的第二擊。
重心降低,劉正找準機會把梨花槍捅了出去。
槍尖與對面的一個戰鬥小組遭遇,效果卻不理想。
原來敵人的戰鬥小組,竟然具有傷害分擔功能,還推陳出新地搞出了眾籌療傷的應急辦法。
所謂的眾籌療傷,其實就是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將多餘的力量用指定的方式注入指定的地方。當組員的傷情達到一定的級別,就會自動啟用療傷程式。
這樣一來既不耽誤戰鬥,還能增加戰鬥小組的戰場生存能力。
劉正出其不意的一槍,倒是讓敵人的一個戰鬥小組受到了震動,卻沒有達到破陣而出的程度。
陣法繼續維持,經過分擔傷害之後,就無法讓戰鬥小組的成員受到嚴重的傷害了。
好在劉正的梨花槍擁有攻擊加成,這才勉強的達到了啟動眾籌療傷程式的門檻。
劉正終於找到了敵方戰鬥小組的弱點。由於需要配合的原因,戰鬥小組就必須要在戰鬥的時候保持一定的頻率。
畢竟戰鬥小組的成員都是擁有單獨思維的個人。在出招的時候,人都會有私心。這就需要時間差進行調整。
經過劉正的不斷嘗試,終於找到了打亂敵人戰鬥頻率的關鍵節點。
戰鬥的關鍵是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更何況千人千面,還有知人知面不知心。
戰場上的配合,大多都是依靠軍紀約束。戰鬥小組之間的配合,更是無法做到絕對的同心同德。就拿把後背交給戰友來說,真正到了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在關鍵時刻猶豫一下。
對於普通對手來說,這種猶豫無傷大雅。畢竟可以及時的查漏補缺,趕在對手抓住之前進行彌補。
然而對於劉正這樣的高手來說,敵人絲毫的猶豫,都是擊破敵人的契機。
梨花槍突然偏離了軌跡,點在了一個虛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