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和張角則帶領兩個師返回松樹關,負責清剿貴霜抵抗軍。
榆樹溝大營只剩下五個戰鬥師和一個醫護師。
劉正並沒有跟隨韓信三人出征,而是留在了榆樹溝大營繼續整訓漢軍。
左宗棠協助劉正打理軍務,並在榆樹溝籌備大漢帝國州府。
榆樹州的成立,使得當地百姓對大漢帝國有了一絲歸屬之心。
左宗棠成了榆樹州的第一任刺史。
刺史府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周邊百姓統一更換身份證,所有登記在冊的百姓,都是大漢帝國的公民。
大漢帝國可是響噹噹的正道國度,榆樹溝百姓更換身份證之後,就不再是邪道的人了。
這樣的政令,直接讓榆樹溝百姓歸心。
劉正一改邪道弱肉強食的制度,直接讓左宗棠在榆樹溝分田到戶。
轟轟烈烈的土地運功,直接點燃了榆樹溝百姓守護勝利果實的激情。
大量青壯主動報名參軍,榆樹溝的魔氣逐漸被同化成了浩然正氣。
劉正把榆樹溝百姓納入正道,引起了正道聯盟高層的口誅筆伐。
正道聯盟的使者,道仙門長老李信,直接降臨榆樹溝刺史府,趾高氣昂地宣佈說:“一日為邪,終生為邪。正道聯盟鈞旨:大漢帝國不得吸納榆樹溝的邪魔歪道,著令掌尊劉正,立即誅殺所有榆樹溝人。除惡務盡,不得有誤;但有徇私枉法,必將按照叛逆論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長老,上天有好生之德,榆樹溝百姓也有向善之心。若是漢軍不分青紅皂白的趕盡殺絕,咱們又與邪魔歪道有什麼區別呢?”左宗棠據理力爭說道。
李信並沒有理會左宗棠,而是盯著劉正問道:“劉掌尊,左刺史所言,是不是代表了大漢帝國對正道聯盟鈞旨的態度?”
劉正想了想,義正辭嚴地說道:“正道聯盟此等亂命,大漢帝國大敢奉行。榆樹溝百姓既入漢籍,當然要受到大漢帝國的保護。”
劉正的態度,徹底的激怒了李信。
李信回到聯盟總部之後,立即命令大唐帝國的李丹青率軍攻打函谷關;與此同時,大宋帝國的趙光,也兵臨武關。
兩大正道帝國不與邪道爭鋒,卻想消滅大漢帝國。
訊息傳到榆樹溝之後,劉正立即召集各師師長開會。
薛禮很生氣,漢軍在前線浴血奮戰,大唐帝國和大宋帝國卻在後方搗亂。
劉正知道事態嚴重,沒有功夫安撫薛禮,而是對左宗棠說:“左刺史,榆樹溝州府既立,地是大漢帝國的地,民是大漢帝國的民,我把薛禮,衛青,霍去病三人留給你,你必須要守好榆樹溝。”
左宗棠臨危受命,擔當起了守護漢土的重任。
劉正以韓信為帥,藍玉,常遇春,張角為大將,率領四個師12萬人進駐武關,抵禦大宋帝國的攻擊。
劉正親自帶著黃忠,徐達和玉竹,晝夜兼程趕往函谷關。
新軍進入潼關的時候,函谷關已經破了,守關大將楚風戰死,殘軍逃回潼關。
進攻函谷關的唐軍大將,就是秦瓊。
秦瓊一馬當先,直接追到了潼關。
師長黃忠帶著大軍出潼關接應漢軍,與唐軍激戰連連。
唐軍的冷兵器,當然擋不住漢軍的熱兵器。
徐達接著出關助陣,兩個師的漢軍配合,擊潰了唐軍。
秦瓊見勢不妙,直接退回了函谷關。
六萬漢軍抵達函谷關,劉正命令火炮兵集中,對函谷關展開了猛烈的炮轟。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