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的大漢帝國初立,直接召喚出了大漢初年的人傑。
領兵大將韓信,作為漢軍統帥。百萬大軍,十面埋伏。
領兵大將項羽,二十八騎將,八千子弟兵。
內政人才蕭何,創借貸,安天下。
謀士陳平,精通算計,隱忍不拔。
韓信帶著一萬漢軍,排著整齊的隊伍從未央宮前方走過。
只聞腳步聲和呼吸聲,沒有其他的雜音。
精確掌控,不外如是。
韓信透過之後,便是項羽帶著八千子弟兵快速透過。
玉門關的統帥薛禮,也帶著火頭軍參加了閱兵。
閱兵之後,就是大漢帝國宣揚武力的演武了。
張氏道脈的符兵,以符化力,金剛不壞。
張角三兄弟的對手,就是韓信帶領的精兵。
張氏道脈的大軍賣相不錯,只不過是一盤散沙。
張角三兄弟面對韓信的十面埋伏,最終惜敗。
第二場就是薛禮的火頭軍對陣左宗棠的黑鐵軍。
好一場龍爭虎鬥,薛禮斗將獲勝,左宗棠帶兵有方。
這場較量最終以平局收場。
第三場演武,項羽帶領的江東子弟兵,對陣藍玉和徐達帶領的白甲軍。
常遇春常瘋子做了大軍的前鋒。白甲軍一開始就壓著江東子弟兵打。
項羽果然厲害,破釜沉舟先幹掉了藍玉的主力,再迂迴一番搞定了徐達,最後跟常遇春殊死搏鬥,雙方依舊平局收場。
從整個演武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張角三兄弟,還是白甲軍的三傑,在配合上都存在著一定的瑕疵。
反倒是薛禮的火頭軍和項羽的江東子弟兵,打配合方面簡直就是無可挑剔。
至於韓信和左宗棠,對於戰局的掌控和戰機的把握,都站在了大漢帝國的巔峰。
劉正望著將星薈萃的長安城點將臺。
立即開始了重新排兵佈陣。
薛禮依舊負責玉門關方向,左宗棠帶著左氏道脈的弟子跟隨觀摩學習陣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