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整軍完畢,下馬走到劉正的馬前,認真地說道:“主公,末將封神成功,這就意味著青龍帝國即將開啟封神大業。還請主公早日決斷,招募五神將守護疆土。”
“封狼居胥一騎當千,百萬忠魂令我痛徹心扉。接下來可是殺胡令主冉閔。他的封神,那可是億萬人命呀!”劉正嘆道。
“主公,天命難違。若是猶豫不決,必將招致大禍。五將封神,可保青龍帝國香火不絕,切不可一葉障目,誤了天下。”霍去病說道。
劉正聽了霍去病的話,心中也開始琢磨起了天道的問題。
青龍帝國的存在,可以說是奉天安民,道同者聚。
然而隨著國泰民安的盛世到來,那些在亂世隱跡藏形的世家,漸漸地開始出山爭取和平年代的紅利。
這樣一來,那些在亂世中傷筋動骨的家族,靠著功勳分享的戰爭紅利,根本就不是隱世家族的對手。
隱世家族的優勢在於底蘊足,培養人才的體系經久不衰。再有就是沒有犧牲,人才儲備足夠的多。
太平盛世,那些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根本就沒有辦法抗衡那些在歷史上折騰了無數歲月的傳承世家。
隱世家族出山,想要與趁勢而起的功勳家族爭奪和平紅利。功勳家族沒有底蘊,面對瘋狂的兌子戰術,很快就倒下了。
劉正的青龍帝國,功勳卓著的軍方,在失去大規模戰爭的支撐之後,很快就成了隱世家族針對的物件。
窮兵黷武的輿論攻擊還只是次要的,裁軍才是最要命的問題。
沒有真正冠絕時代的神將撐起民心民意,軍隊的虛假訓練根本就沒有辦法應對隱世家族的裁員要求。特別是在隱世家族推出了精兵策略之後,軍方就更無力招架了。
最關鍵的是軍方將領功成名就之後,就會在文人墨客的吹噓聲中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以為憑藉著戰功可以震懾宵小,再加上為了避嫌的緣故,大多數人都好了傷疤忘了疼。裁軍之後,單位軍人需要負責的地方可就大了。這就是漢以強亡的根本原因。
漢軍精銳,根本就不需要懷疑。然而精銳的成本太高,使得大大小小的諸侯們都採取了兩極分化的道路。
三國時代,魏國一直都是走人多力量大的路線,常備兵力一度超過了百萬之巨。
然而蜀國自諸葛亮北伐起,由於山路難走的問題,一直都是精兵路線。
這就是為了蜀軍屢屢生擒或者是斬殺魏軍大將的根本原因。
就在於蜀軍的精銳程度超過了魏軍。
精銳的戰力無雙,可是數量是最大的短板。
司馬懿累死諸葛亮,其實就是用的疲兵戰術。
蜀軍雖是猛虎,卻架不住魏軍人多勢眾的狼群戰術。
隱世家族推出精兵策略,其實就是包藏禍心。
一開始的時候,養一名精銳的成本可能達到青龍帝國總收入的三成。然而過不了幾年,由於沒有大規模戰爭,軍費開支不增反減。
再加上物價上漲,原本足夠培養精銳的軍費,現如今只能勉強的支撐普通軍隊。
也就是說當人們在太平盛世高談闊論的時候,軍隊的質量已經下降到了冰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軍隊的質量下降,數量也虧空得厲害。一旦遇到什麼動亂,那就會整體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