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進入劉正視線的特殊人才,就是法家的商鞅。
商鞅: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他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從變法的傳承能力和實際效果看,商鞅可謂是改革變法成功的第一人。
人亡政存,商君千古。
劉正仔細的看完商君的介紹,就準備直接進入招募程式。
然而甄宓卻提醒說:“夫君,商君的法過於直,恐怕不是青龍城之福。”
劉正聞言,只得暫時停下了招募行為,改為瀏覽其他待選特殊人才。
第二位進入劉正視野的特殊人才,就是有著謀聖之稱,教匯出無數優秀人才的鬼谷先生。
鬼谷子:王氏,名詡,一作王禪。他的籍貫存有爭議,有多種說法,是戰國時代著名人物。
著名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傳其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學問,因隱居在雲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常入山靜修,深諳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
他被上天賜予通天徹地的大智慧,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變幻莫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辭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形神俱妙,超乎萬有,體合自然。
鬼谷子,被後世尊為“謀聖”。他隱於世外,將天下置於棋局,弟子出將入相,決定列國存亡,推動著歷史的走向!
不謀之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夫君,這鬼谷子倒是會教學生,就是不知道他親自出馬會怎麼樣?”甄宓問道。
“阿宓,鬼谷先生德高望重,從來只聽說他的弟子周旋於七國之間,至於他本人,倒是沒有主政一國的傳聞。”劉正答道。
“看來鬼谷先生果然比孔聖技高一籌。”甄宓說道。
“從門徒成就來說,鬼谷先生的弟子都是出將入相的歷史風雲人物;孔聖人的傳人,道德文章流傳後世。說起來沒有高下之分,最多就是不相伯仲。”劉正說道。
以鬼谷子的特殊能力,恰好是青龍城發展需要的特殊人才。只不過鬼谷門徒都是選擇天賦幼童培養成才,平均入仕年齡在三十歲左右。
也就是說鬼谷子培養人才的週期為三十年,對於目前的青龍城來說,肯定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
連續瀏覽了兩位特殊人才,都是戰略型人才,對於高速發展的青龍城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劉正覺得等到召喚系統空閒的時候,才會考慮招募戰略型特殊人才。至於當務之急,還是以戰術型人才為主。
劉正有了主意之後,就開始瞭解第三位特殊人才的生平。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他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在劉正看來,魯班搞城建肯定是一把好手,這倒是符合青龍城當前發展需要的技術型特殊人才。
只不過前三個人都看了,若是不瞭解一下第四位特殊人才的簡介,劉正總覺得心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