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法?”呂不韋問道。
“是的!”劉正解釋說:“降溫裝置在沙漠洲一家獨大。那豐厚的利潤已經壟斷了御龍衛的九成軍功。十年之內,會使得御龍衛的消費潛力無限接近於零。”
面對消費潛力無限接近於零的狀況,劉正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
第一,由呂不韋向其他行業的商家提供降溫裝置生產技術,使得一些商家也在降溫裝置行業分一杯羹,從而化解全行業退化的危機。
第二,商堂與軍功系統合作,主動交納高昂的壟斷稅,並且推進軍功系統建立反壟斷系統。
第三就是呂不韋出資購買其他行業的產品,轉銷到其他地方。畢竟直接面向御龍衛的零售出了問題,那就把產品轉移到其他地方銷售。
這樣一來,呂不韋的積壓軍功不會閒著,其他行業也可以趁機擺脫破產危機。
只不過這樣的做法有一個嚴重的弊端,那就是利潤水平的下降,會導致投資者不再信任呂不韋。
呂不韋想了很久,覺得幫助軍功系統搭建反壟斷系統,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軍功系統搭建完反壟斷系統之後,不僅徵收了呂不韋手中的八成軍功作為壟斷懲罰金,還將降溫裝置生產技術的專利權提前收回。
某些行業獲得了降溫裝置生產技術之後,立即把降溫裝置當成了約束購買者消費區域的重要手段。
免費贈送降溫裝置,成了綜合性財團營銷的重要手段。用降溫裝置圈人,只要降溫裝置在,消費者的消費區域就會被大機率的限制。畢竟人的活動範圍,基本上就是消費的範圍。
呂不韋擺脫了降溫裝置的困擾之後,轉而專心做起了降溫裝置生產線的生意。
折騰了十來天,軍功系統釋出了近百萬的個人任務和團體任務之後,總算是勉強的解決了御龍衛普遍缺錢的狀態。
呂不韋的瘋狂,使得劉蓮對商業壟斷的恐懼與日俱增。
“香主,那呂不韋可是擅長政治的商人,一旦商堂利用商業手段對付御龍堂,咱們可沒有什麼有效的應對手段!”劉蓮說道。
“劉導,你其實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呂不韋。商人的強大,在於掌握了大量的流通貨幣。御龍堂可是製造流通貨幣的核心。一旦商人不可控了,咱們換一種流通貨幣,就夠商人忙一段時間的了。”劉正笑道。
劉正說的換流通貨幣,其實是玉石俱焚的打法。
其實對付商人,最有效的手段還是蠻不講理的武力。
直接從肉體上消滅商人,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商人要是不識時務,那就得做好挨刀子的心理準備。
劉蓮也沒有想到,原來劉正的手段足夠的腹黑。怪不得對於商堂的行為,不斷的強調合法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來這裡的坑真的好大——軍功系統擁有立法權,當然可以界定合法的範圍。然後再使用雷霆手段,也就順理成章了。
“香主,政商想要生存,又該怎麼做呢?”劉蓮問道。
“別太肥,別太瘦。瘦了沒有價值,會被拋棄;肥了也有麻煩,很容易挨刀。”劉正說道。
由降溫裝置引發的產業危機,雖然說很快就在軍功系統的強力恢復之下平衡了,但是卻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商人壟斷對經濟秩序的破壞力,簡直就是重新整理了御龍堂眾人的三觀。
“想不到曾經予取予求的商人,竟然有著翻江倒海的本事?”劉蓮感慨道。
“有錢能使鬼推磨,商人要是忍無可忍了,直接哄抬一回物價,在資助無法裹腹的百姓鬧騰,就可以在崩潰的秩序背後拿到主導新經濟秩序的話語權。”劉正解釋說。
“原來所謂的改朝換代,其實罪魁禍首就是商人的利益訴求。”李存孝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