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馬落地,一聲嘶鳴,周圍的敵軍人仰馬翻。
劉正以梨花槍點地,飛身坐上了紅龍馬,瞬間開啟了一騎當千的衝鋒模式。
紅龍馬的嘶鳴,其實是通知伏兵主動出擊。
呂布的赤兔馬與紅龍馬同等級別,相距五里,倒也溝通方便。
負責聯絡協調的東方月聽了呂布轉述的訊息之後,立即兵分四路出擊。
鹹魚西施緊急佈置的防線,根本就無法進行反制。
四路大軍潮水般的進攻,將鹹魚西施的兵力分成了四大塊。
劉正的左衝右突,讓鹹魚西施的兩萬人馬亂成了一鍋粥。
鹹魚西施派出的傳令兵,紛紛變成了劉正的槍下亡魂。
鹹魚西施無奈,只得登上高處用旗語指揮。
劉正跟著隨機應變,直接找一條交通要道進行阻擊。
旗語指揮的優勢,在於命令傳遞的速度。劣勢也很明顯,畢竟負責接收旗語命令的通訊員,需要在規定的時間趕到規定的地點,再接收並轉述旗語命令。
也就是說旗語指揮,其實是階段性的指揮。
紫竹林地勢複雜,能夠接收旗語命令的節點相對有限。
這就導致了鹹魚西施的指揮頻頻出現失誤。
本來大軍只需要十分鐘就可以透過的十字路口,現在受到了劉正的阻擊,變成了二十分鐘都無法透過。
這樣的區域性戰場,鹹魚西施也是無法全盤掌握的。
就這樣,第一支隊伍還沒有來得及透過,第二支隊伍又來了。亂上加亂,就更沒有辦法按時進入預定的位置了。
時間緊,任務重。戰場上誤時,那是要掉腦袋的。再加上劉正提著梨花槍時不時的搗一下亂,本來有機會協調的兩支隊伍,只能各顯神通了。
前面的兩支隊伍還在糾纏不清,第三支奉命透過的隊伍又到了。
三個和尚沒水吃,更何況是在戰場上,誰也不願意提著腦袋給另外的人讓路。
鹹魚西施的排程越來越頻繁了,畢竟外圍的戰鬥越來越慘烈,她只得不斷的拆東牆,補西牆。
十字路口的混亂規模,很快就超過了三千人。作為始作俑者的劉正,早就離開了十字路口,朝著外圍的紫竹林方向衝殺。
軍隊自古以來就有嫡系和炮灰之爭,再是高明的統帥,也只是掌握平衡,儘量的安撫。至於消除軍隊的內部矛盾,那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南宮氏大軍的內部矛盾,就這樣被劉正引燃了。
鹹魚西施的旗語排程,反而讓混亂的規模越來越大。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