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桐城的恢復建立,有功者賞,有罪者罰。
至於那些逃離白桐城的人,其原有產業的八成將拿出來重新分配給留守之人。
白玉覺得劉正的這個決定很不公平,於是就問道:“大帝,咱們這樣強制分配逃難者的產業,是不是有違公平的原則?”
“公平?”劉正冷冷的說道:“學生軍大多數是沒有產業的,可是他們為了白桐城拋頭顱,灑熱血。如今白桐城重獲太平,那些人就趕回來繼續享受鉅額家財。這讓守護白桐城財富的將士們情何以堪哪?難道要讓他們重歸赤貧狀態嗎?”
劉正堅持推行新政策。不願意守護家園的人,沒有資格繼續享受原有的資產。畢竟有人為了守護這些流血犧牲,他們的後代有資格參與重新分配。
這才是劉正想要的公平,也是對那些陣亡將士由衷的肯定。
劉正給白玉講了一個故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位擁有萬畝土地的地主,在戰爭來臨之際逃往郡城。土地房屋交給兩百名長工守護。他允許長工自行耕種土地,至於地租的問題,由於走得匆忙,倒是沒有來得及細說。
戰爭降臨,戰場就在萬畝土地的邊緣。
長工們為了守護勞動果實,組織了一支一百五十人的巡邏隊。
大戰持續了整整十年,兩百名長工死傷超過了一百五十人。
戰爭結束之後,地主回到家。他不僅沒有感激長工們的付出,反而要求交付十年累積的地租。
長工們不服,就向當地縣衙申冤。
縣令知道地主是郡守的座上賓,也就判起了糊塗案。
長工們有冤無處伸,頓時就被激怒了。他們殺了地主,再糾結其他受到不公平對待的長工,一起殺了縣令,奪了縣城,兵鋒直指郡城。
長工隊伍的人都是十年大戰之後的精英,面對郡城那些養尊處優的老爺兵,自然是所向披靡。
再戰十二年,長工們終於贏得了天下。
“白宮主,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劉正問道。
“大帝,咱們要從內心深處建立起善待英雄的理念。長工們是守護家園的英雄,咱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白玉說道。
白玉終於明白了劉正的意思,決定遵照執行。她靈機一動,在公佈新的分配政策的時候,特別強調了善待英雄的理念。
很多原本不理解新分配政策的人,聽了白玉公告的地主與長工的故事之後,也就不再抗拒了。
畢竟有兩成家資打底,再加上傳承的知識底蘊,很快就可以在新的白桐城重新崛起。那些獲得利益分配的新人,只是擁有了一絲與老牌勢力競爭的機會。至於能不能取而代之,那就得看後續的努力了。
新的分配政策,成功的化解了白桐城的危機。
“莊主,這樣的事情要是發生在英雄陣營,會怎麼樣?”上官聽雨問道。
“守護家園的長工英雄,要麼選擇忍氣吞聲,繼續卑微的活著;要麼被當成居心不良的惡人被打倒。畢竟地主有地契,長工們想要就是不行。”劉正答道。
上官聽雨聞言,心中也是覺得惡寒無比。是英雄就得流血又流淚,否則就不是真英雄。這樣的理念實在是太可怕了。
怪不得英雄陣營中會出現大量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呢?原來大家都害怕成為真英雄。付出最多,獲利最少,還得忍受妒忌者的流言蜚語。
善待英雄,從白桐城開始。
劉正希望隨心陣營的人們可以從骨子裡尊重英雄,善待英雄。不要把這種親善流於形式,搞成英雄陣營那樣的偽君子集結地。
偽君子會在人前大肆宣傳英雄的理念,也會擺出一副無私奉獻的模樣。然而到了真正利益劃分的時候,流血的是真英雄,流淚的還是真英雄。
阿玉沒有說話,兔尊的親身經歷,就很有說服力了。那些為兔族戰死的英雄,他們的後人都成了偽君子的附庸。名義上的善待,實質上的奴役。英雄們的後人,還得誠心誠意的感激人家的大恩大德。
兔族之敗,皆源自於此。
大家都怕成為英雄會坑害了子子孫孫,紛紛選擇了享樂在前,拒絕吃苦的人生態度。
白桐城被劉正當成了善待英雄的試點。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