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族人走出十萬大山參與華夏的建設,就是一種當家做主的體現。
這樣的有序融合,將會提升整個華夏的凝聚力。
劉正回到滇池之後,決定以九黎十二衛為骨幹建立九黎營。
九黎營與星武營地位平等,至於後續發展如何,就得在實戰中進行檢驗了。
九黎營的編制同樣是八百人,以十二都天神煞大陣為基礎進行鍛鍊。
在籌建九黎營的同時,劉正還把蠶女等人送到滇池的興漢學宮接受系統的星武技能培訓。
三個月後,九黎營建制完畢。
劉正命九黎營進駐崑崙關,以抵禦東吳周瑜的進攻。
西面,茂縣的郭淮兵出松藩,準備攻佔羌族腹地。
黎平城建築完畢,南中各部漸漸的適應了晉國法律。後方穩固之後,劉正再次提出了攻打鬼門關的計劃。
“拿下鬼門關,晉國西南防線才會固若金湯!”劉正說道。
“莊主,聽說劉備在鬼門關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咱們想要攻佔那裡的話,他們會不會魚死網破?”郭嘉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國的安全,不能寄希望於鬼門關勢力的仁慈。”賈詡說道:“沒什麼好說的,直接幹就得了。”
“好!”劉正說道:“鄧艾帶領星武營預備役留守滇池,其餘各部按照作戰部署進入戰場,準備攻打鬼門關。”
星武營進入戰場節點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滇池到鬼門關之間的直道。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為了保障直道,劉正還讓馬鈞規劃了交戰區域內的水道。
梳理水道,是晉國立足南中的根本。
劉正把文官連的大部分成員調到了南中地區,就是想要集結眾人的智慧,解決困擾了華夏數千年的疑難雜症。
星武營的戰爭機器全面啟動,在蠶女的協助下,南中各部對於武裝修路並沒有太多的不滿。
星武營調動整個南中地區武裝修路的訊息傳到鬼門關之後,諸葛亮又開始頭痛了。
“孔明,如何遲滯星武營的修路進度?”劉備問道。
“主公,要想富,先修路!”諸葛亮答道:“現在的情況是劉正已經綁架了南中地區的百姓,咱們什麼都做不了了。”
諸葛亮忍不住的開始懷疑,當初鳳凰山戰敗之後,蜀漢退出益州的決定是不是太過於草率了?
鬼門關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抗衡星武營。
九黎營進駐崑崙關之後,吳蜀聯盟就形同虛設了。
諸葛亮本來想利用九黎的傳統困住劉正,從而遲滯星武營擴張的速度,只可惜事與願違。雙飛蝶的出現,不僅改變了蠻漢長期對峙的局面,還讓九黎族人獲得了走出十萬大山的契機。
黎平城的存在,代表著蠻漢合一由理論階段上升到了實踐階段。釋放參與蠻漢聯姻的漢人男子,讓他們攜帶妻女返回中原,更是最大限度的化解了傳統矛盾。
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的一番佈置,反而讓劉正獲得了巨大的臂助。
編制九黎營,更是成了推進南中歸化的關鍵節點。
諸葛亮的失意,完全變成了劉正的得意。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