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為什麼是四個人,為什麼只有四個人?”劉正問道。
“夫君,小穎可能,也許,好像是生病了!”甄宓解釋道。
“同床異夢,簡直就是同床異夢哪?”劉正怒不可遏的吼道:“世家之於國,就是吸血鬼一般的存在。看來我還是有些心慈手軟了。”
“莊主,華夏的新興世家凝聚成了晉國!折騰世家,就是自毀長城的不智之舉。”楊修勸道:“郭大人於國有功!”
“德祖,奉孝之功,就是她郭穎就挾功自傲的本錢嗎?”劉正問道。
賈詡也不同意劉正公開處置郭穎影射郭嘉,畢竟家事不能與囯事混為一談,得分開處理。
劉正無奈,只得暫時擱置郭穎的事情。
劉正剛回到住處,甄宓就走了進來,小聲的問道:“夫君,小穎來廣漢了,你打算見她嗎?”
“見!”劉正心中有火氣,咬牙切齒的說道。
甄宓轉身離開。
五分鐘後,郭穎走進了劉正的房間。
沉默良久,劉正問道:“小穎,你就不想說點什麼嗎?”
“我們之間,早就無話可說了。你還要我說什麼?”郭穎低聲泣道。
“鳳凰山的劫數,都沒有把我和阿宓她們四個弄死,你是不是很失望呀?”劉正問道:“你是不是還在幻想著垂簾聽政呢?”
“憑什麼?”郭穎吼道:“為了你所謂的理想,我就得骨肉分離。這樣的日子我已經受夠了,你想怎麼處置,自己看著辦吧!”
劉正可以理解郭穎的憤怒,但是為了華夏的有序傳承,他不後悔當初的決定。若是時光可以倒流,他依舊會做出相同的選擇。華夏實在是太小了,不夠所有的孩子們瓜分。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用一個人凝聚家族的追隨者。
縱觀華夏曆史,作為統一的國度,兄弟分家掌權的後果就是國破家亡。
秦始皇僅僅是兩個優秀的兒子就導致了家族內亂,連討伐山東六國貴族之亂都得啟用囚徒。胡亥雖然殺了蒙恬,逼死扶蘇,卻也直接讓邊軍將士寒心。
劉正很難理解大秦邊軍的種種做法。一統華夏的大秦鐵騎,居然無法應對項羽的孤注一擲。將士們對胡亥的怨言,居然可以坐視國破家亡。
只是史實告訴劉正:一個家族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幸運,擁有兩個以上的優秀孩子就是嚴重的災難。倘若擁有三個以上的人傑,那就是滅頂之災。
袁紹和袁術分家,一個掌控河北數州,一個掌控河南糧倉。結果就是袁術亡了,幷州的袁紹也遠遁西域,到了波斯灣。
至於曹昂,曹丕,曹彰,曹植和曹衝。兄弟五個都是有資格青史留名的人傑。兄弟幾個的一番明爭暗鬥,好好的一個魏國,終究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前車之鑑猶在,劉正也不敢掉以輕心。保住了梅園的傳承,就守住了其他支脈的榮耀。若是也學曹操,以世家的鑽營能為,梅園的支脈還有傳承的餘地嗎?
劉正記得有一位大人物曾經說過——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梅園的這份基業事關重大,更是要小心謹慎的決策。
劉正不想冷血到殺害子孫後代的那種地步,就只能讓支脈的孩子受委屈了。
梅園發展至今,遇到的對手都是實力強勁之輩。若是把家業讓所有的孩子均分,純粹是自取滅亡。為了傳承秩序,支脈的委屈也就不可避免了。
面對郭穎的質問,劉正引經據典的說道:“小穎,我知道你一直都很恨我無情。可是盧門七郎的後代們的下場,僅有梅園傳承無恙。你就沒有想過為什麼嗎?一個家庭出現兩個人傑,家族傳承者的選擇就是一場影響深遠的災難。失敗者的反覆糾纏,會消耗大量的資源。等到沒有力氣掙扎的時候,勝利者也是強弩之末了。咱們的對手可不會閒著。”
說到這裡,劉正也想起在成都苦苦掙扎的劉備。
劉備只不過是收了劉封當義子就引發了蜀漢的繼承者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