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回到武侯衛隊的秘密營地之後,把探查到的擋箭牌佈防計劃如實稟告。當然了,其中是有水分的。
劉瑤根據諸葛瞻的情報,開始制定作戰計劃。
一切安排完畢之後,劉瑤決定親自帶隊攻打擋箭牌。
諸葛瞻看著劉瑤離開的背影,忍不住的回想起了,天蕩山中的那段對話。
“父親,蜀漢日漸式微,安定王又是文武雙全的人傑,您為什麼還要出此下策?”諸葛瞻問道。
“瞻兒,安定王劉瑤確實有才。只可惜他不僅生在了帝王之家,還受到了先帝劉備的寵愛。”諸葛亮說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後主劉禪深喑帝王心術,力排眾議的選擇了劉璿作為繼任者,藉助傳統的嫡長制度鞏固傳承秩序。
劉璿的平庸,成了後主劉禪的最愛。
文武雙全的劉瑤,可就不受蜜罐子里長大的劉禪待見了。
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劉瑤不被劉禪所喜,卻是名聲在外的賢王,更是蜀山園林主人劉備的心頭肉。
劉備不喜歡忠厚老實的劉璿,倒是把精明能幹的劉瑤,當成了接班人來培養。
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備的態度並沒有影響到劉禪的決定。
再加上蜀漢文武對劉璿的絕對支援,劉瑤的逆襲計劃破產了。
劉璿為了表達對劉備的不滿,直接封劉瑤為安定王。
安定可是涼州腹地,劉瑤想要名符其實,就得替蜀漢攻略涼州。
欲取涼州,先打漢中。
劉瑤算是被蜀漢君臣架在火上考了。
劉璿用的是陽謀——拿下涼州安定,劉瑤就是名符其實的安定王。否則就是紙上談兵,從而淪落為千古笑柄。
諸葛亮智計無雙,當然明白劉備一家三代人,各自的小心思。
劉備想要一個可以帶領蜀漢更強的開拓之君。
劉禪習慣了錦衣玉食,對於開疆拓土的興趣全無。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守著成都皇宮,吃喝玩樂樣樣都好。
劉璿不僅完美的繼承了劉禪的理念,還有著發揚光大的趨勢。
劉備不喜歡守成之主,就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了劉瑤的身上。
諸葛亮深知劉備的秉性——剛愎自用。
為了讓劉瑤上位,很有可能導致成都生亂。
劉璿已經登基了,能夠被處理的只有安定王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