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巴一舉抓住了西平糧戰的根本——其實就是另類的貨幣戰爭。
為了預防世家庫存興漢幣,興漢糧店選擇了司馬亮大舉反攻的契機,進行推廣使用興漢幣。
劉巴把是否庫存興漢幣的主動權,交給了西平世家。與此同時,又讓興漢軍督帥府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這就給了西平世家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對應的風險。
興漢幣的流通,最大的問題不是百姓是否認可,而是由世家是否庫存決定的。
劉巴順利的完成了興漢幣的投放工作,接下來就是在流通中賦予相應的貨幣職能。
世家用五銖錢兌換了興漢幣,要是直接庫存,再來個以物易物,梅園的經濟政策就化為烏有了。
如何讓世家在短時間內主動使用興漢幣,就成了興漢糧店的當務之急。
劉巴完成任務之後,立即到督帥府的別院向劉正覆命。
“子初,第一批興漢幣的投放進行得怎麼樣了?”劉正問道。
“已經按照計劃投放完畢,只是什麼時候能夠進入流通環節,我這心裡可沒有底。”劉巴回答說。
“興漢幣其實就是一堆好看的紙而已,一旦庫存起來不流通,就沒有任何的價值。”劉正說道:“西平世家拿五銖錢換了興漢幣,咱們得讓興漢幣可以暢通無阻的變成有價值的實物。”
“莊主,你說西平世家願意讓興漢幣順利的流通嗎?”劉巴問道。
“興漢幣的流通是梅園掌控地方經濟的重要手段。”劉正若有所思的回答說:“其實世家之所以成為自給自足的獨立王國,也是擁有內部流通的特殊貨幣。”
比如種田的世家,會把糧食作為標準貨幣,用來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織錦的世家,則會把錦鍛當作貨幣單位;畜牧世家會把牛羊馬匹當作交換的計量辦法。比如一斗米換多少東西,一匹錦緞換某種貨物,甚至是一匹馬一頭牛能換多少生活必需品。
世家的內部交易,其實都有著各自的交易標準。然而隨著商人實力的增強,交易規模的擴大。這交易的時候,就需要一種簡單輕便的支付手段。
信用貨幣登上歷史舞臺,其實是經濟繁榮的必經之路。西平世家使用的五銖錢,其實是國家信用賦予了銅板流通價。
只是隨著興漢商會的發展,交易的規模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再依靠五銖錢作為貨幣,那麼長途運輸的風險將會更大。
黃金支付倒是適合大宗交易,可是遠距離的運送黃金,送貨壓力將會倍增。興漢幣的出現,國家信用貨幣化日趨成熟。這就給下一階段的無貨幣支付創造了條件。
據劉正所知,興漢商會每年上千萬貫級別的交易有數百宗。即便是使用興漢幣支付,也得裝載數輛馬車。不僅驗看不便,還存在著丟失的風險。
以興漢錢莊作為中介的信用支付憑證,完全可以解決押運的所有問題。興漢幣的存在,其實是解決了信用支付憑證的安全保障問題。
“其實這交易的關鍵在於信用憑證的兌付。”劉正說道:“要是使用真金白銀進行兌付,這其中的損耗將會令交易的各方吃虧。興漢幣就不會存在損耗問題。”
“關鍵是西平世家,得讓興漢幣進入市場進行流通。”劉巴說道。
正在這個時候,郭嘉回到了別院。
“奉孝,有什麼情況嗎?”劉正問道。
“莊主,司馬亮的大軍前日已經離開了陳倉!”郭嘉說道。
“子初,你立即回興漢糧店主持大局,一旦有百姓拿著興漢幣進店買糧,就要做好交易的準備。”劉正吩咐道。
司馬亮大軍開出陳倉的訊息,在第一時間就傳到了郭忠等人的耳朵裡。
郭忠束手無策,只得找黑衣女子商議對策。
“咱們可以拿著興漢幣向普通百姓採購!”黑衣女子說道。